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田演义

乐田演义

四卷二十回(又有十八回刊本)。清徐震(详见《女才子书》)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后七国志》,叙述战国后期燕齐两国互相攻伐的故事,以燕国的乐毅和齐国的田单为中心,故题《乐田演义》。故事开始于燕哙王禅位于野心家子之,子之登基后施政暴虐,引起齐国来攻。然后写了燕太子平即位为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得乐毅。主体部分是乐毅为昭王出图强之计,隐忍二十八年,乘齐国湣王昏庸、内乱外患之时出兵伐齐复仇,大举获胜。继而写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怀疑乐毅,将其撤换,而田单大摆火牛阵击败燕军。最后以乐毅归赵,修燕赵之好做结。该书在演述这一段历史时,集中描写了乐毅和田单二人。通过燕昭王与乐毅、燕王哙与子之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昏君奸臣误国害民、圣君贤相兴国利民的道理,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在田单身上,则寄托了不满于清朝统治的汉族知识分子的兴亡之恨和英雄失志感慨。书第十七回写道:“若有贤臣能效力,国家亡了可以兴。”既是总结历史,也是对明亡于清而无人恢复的感慨。总之,该书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内容一般尚符合史实,不涉神魔荒诞,也没有离奇的夸张,和描写孙膑、庞涓斗智的《前七国志》截然不同。全书结构上,也很紧凑完整。但人物性格刻划不够丰满,有时流于直露。该书有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乾隆四十五年(1780)刊璧园藏板本,上二种皆为四卷二十回,大连图书馆藏。又有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文和堂《前后七国志》合刊本。上二种为四卷十八回,天津图书馆藏。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章阁校注本,题《后七国志》。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后七国志》合刊校注本。

猜你喜欢

  • 积承录

    一卷。明唐枢(生平事迹请参考《宋学商求》条)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于师门者积为一书,故名之曰《积承录》。卷首即以“真心”二字立义,全书宗旨立于此。书中阐发,较《因领录》尚稍纯正。但录中引《圆觉经

  • 西湖诗

    一卷。清汪志伊撰。汪志伊,桐城人。《西湖诗》清刻本,为一卷。诗为七古长篇。先叙水利,谓守土者宜先思之。水利中,又先及湖心,而后东,而后北,而后西,而后南。水利后,则骈列古逸、先贤、祠墓,以为佳山水生色

  • 唐诗叩弹集

    十二卷。《续集》三卷。清杜诏(1666-1736)、杜庭珠合撰。杜诏字紫纶,号云川,学者称他“丰楼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华。曾亲承顾贞观、严绳孙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杜诏献《

  • 订伪杂录

    十卷。清胡鸣玉(生卒年不详)撰。胡鸣玉字廷佩,号吟鸥,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岁贡生,乾隆荐举博学鸿词。《订伪杂录》一书皆为考订音韵文字之文,大都采集诸家之说,参以己意。如“神女赋”一条,考订玉字王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三卷。戴溪(生卒年不详)撰。戴溪,字肖望,学者称为岷隐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文学家。淳熙五年(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领石鼓书院山长。后任代理工部尚书,文华阁学士。除《读吕氏家塾读诗记》外

  • 汉魏名家

    不分卷。明汪士贤(生卒年不详)编。汪士贤,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人。此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于万历中,在张溥《汉魏百三名家集》之前,而与张燮七十二家互相出入。卷中又题有吕兆僖、焦竑

  • 风姬易遡

    五卷。明王宣撰。宣字纪卿,又字虚舟。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王化卿。江西金溪人。该书只论上下经卦爻辞,其《自序》云:“风,伏羲姓;遡风者,溯卦。姬,文、周姓;遡姬者,溯彖爻。独不遡孔者,余观象家,非举业

  • 戴氏注论语

    二十卷。释文二卷 清戴望(1837-1873)撰。望字子高,浙江德清人。经学家,著有《颜氏学记》、《管子校正》、《续明史》、《古文尚书说》等。望曾师从陈奂,专注于考据训诂,后才留意古人的微言大义。他与

  •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日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

  • 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