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补韵考证

九经补韵考证

一卷。清钱侗(1778-1815)撰。钱侗字同人,一字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大昭之子,经学家、文字音韵学家。嘉庆庚午举人,议叙知县,因丁忧归家。钱侗对于经史传志,无所不通,在历算学方面,也能究其原本。专治《说文》,功力尤深。又善音韵、书法、篆刻。所著除此书外,尚有:《孟子正义》、《方言义证》、《吴语诠》、《续隶续》、《斯乐堂印在》、《集古印证》、《斯乐堂词》、《蓬莱山馆诗草》、《斯乐堂诗文集》等。宋代杨伯岩的《九经补韵》(《四库全书总目》已著录),乃是因官韵漏脱,于是拟取九经的文字加以补足,因此假借或者重文九字,往往注明添入某韵之内,并无严密限制,而且只引经文,未加详证。此后明代姚应仁曾加以校刊,新安吴琯再加校刊。但姚氏本流传甚少,吴氏本又多舛讹,难以究诘。钱侗对所得影宋钞本,悉心勘点,随条考证,分别疏录,以期相互发明,因成本书。大大纠正了姚应仁、吴琯各本的讹误。吴本所增多的五十字,是杨本、姚本所无,也附录篇中,分辨其纰谬。对杨书也有所补正。但也有因未及深考,不够精到之处。如《礼记》“郊特牲”、《玉藻》“再命祎衣”、《曲礼》“下为坛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封具等条即是。但总的说来,本书颇为精详,不仅其考证可供参考,就是引用杨伯岩原作也最为完善。有自刻本,后知不足斋丛书本,汁筠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瓮牖闲评

    八卷。南宋袁文(生卒年不详)撰。袁文字质甫,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其子袁燮《絜斋集》所作袁文墓志表,知袁文“幼喜读书,不汲汲于科名,唯务勤学”,杂拾经史诗文,加以评论,撰成此书。原

  • 冀县志

    二十卷。民国王树楠修。详见《河北通志稿》。冀县志自乾隆十二年重修以来,百余年间未再修。民国十二年(1923)邑人竭请王树楠纂修志书,遂于京师畿辅先贤祠设立志局,四年而书成,然至民国十八年(1929)才

  • 明堂制度论

    一卷。后魏李谧(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谧,字永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征拜著作佐郎。辞以授弟郁,诏许之。州再举秀才,公府二辟,并不就。赐谥贞静处士。事迹具《魏书·李孝伯附传》,《北史本传》

  • 经史百家简编

    二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在编辑《经史百家

  • 重修毗陵志

    ①三十卷。宋史能之纂。史能之,字子善,江苏四明人。进士,宋淳飏尉武进,咸淳二年(1175)知常州府。毗陵,古郡名,晋太康二年(281)建置,治所在丹徒(今镇江市东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镇江、无

  • 云山堂集

    六卷。明魏裳(约1565前后在世)撰。魏裳,字顺甫,湖北蒲圻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以刑部侍郎出守济南,有政声,后为山西副使,罢归。事迹附载《明史·文苑传》王世祯传中。著有《云山

  • 汶志纪略

    四卷,清李锡书纂修。李锡书,字见奄,山西静乐人,乾隆进士,凡三任其地,卓有政声。所著有河洛图说二种。《汶志纪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关隘。卷二,赋役、权法、

  • 周易时义注

    无卷数。明章佐圣撰。佐圣字右臣,安徽歙县人。崇祯中以明经登第,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其书按照经训解,把卦图一卷附在卷后。要义主于说理,征引比较芜杂,欠缺主见和选择。前面有自序,说以明经获隽,

  • 若金集

    二卷。明彭百炼(约1431前后在世)撰。彭百炼,字若金,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著有《若金集》。是集前有任敬敏序,称“其遗文分为十四卷”。

  • 医林纂要探源

    十卷。清汪绂(1692-1759)撰。汪绂原名烜,字灿人,别号双池。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汪氏自幼十分聪颖,勤奋好学。对星历、地志、乐律、兵制、医卜诸学均有研究。约五十岁后得补邑痒生。著有《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