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传疑纂

书传疑纂

八卷。清戴钧衡撰。本书没有序例,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以及与之相左的诸家之说,戴氏感到疑而未安的,则援引他说以证之,有些地方则直陈己见,以求其是,补《书传补商》之不足。比如其中解说“肇十有二州”,认为分九州为十二州,并不是从舜开始的,戴氏曰:“肇者,正也,非始之谓,所以正其经界也。当尧之时,天下盖已十二州,州各有牧,故曰十二牧。其故或因疆域之广,非一牧所能理,遂于一州而立二牧,或三牧焉。牧既十二,而州之称遂因之,实则未尝改也。禹仍治此十二州之水,而揭九州之名,乃其成功作《贡》,仍止于九。而《益稷》篇犹言州十有二师,可以互证。”戴氏此说甚是。本书其他各处,间有新说。然戴氏为治宋学者,又深信伪《古文尚书》,且喜征引之。不信《孔传》,又谓其有可取之处。戴钧衡治经虽不尽为宋儒之学,但有时为了能自圆其说,不惜抹煞经传,而强为之说,则宋学之通病矣。本书今存世者为原稿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二十卷。唐末强思齐(生卒年不详)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

  • 青田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雷铣修,王棻纂。雷铣,光绪时任青田县知县。王棻,黄严人,举人。此志为光绪二年(1876)刻本。全书为一十八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沿革、星野、疆域、山水、形胜。卷二建置志,

  • 工部续增则例

    一百三十六卷。清曹振镛(1755-1835)等奉敕修。曹振镛,字俪笙,又字怿嘉。安徽歙县人。盐商家庭出身,乾隆进士。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任编修、学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所修是书于嘉庆二十二年

  • 红薇翠竹词

    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 杨黄门奏疏

    无卷数。清杨雍建撰。杨雍建(1631-1704),清浙江海宁人。字自西,一字以斋。顺治乙未(1655)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召授兵科给事中,陈广东八害,皆切中时弊,历三垣三载,疏前后三十上,曾一日而上

  • 明词林人物考

    十二卷。明王兆云撰。兆云字元桢,麻城(今属湖北)人。生卒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述明代文人事迹和著作的专著。所选人物上起洪武,下迄万历年间,正编四百二十三人,补遗四十四人,共四百六十七人。其人仍在者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四书标题

    十九卷。宋熊禾撰。禾别有《勿轩集》,入四库别集类。是书首题《朱子章句集注》,建安后学熊禾标题。凡《大学》一卷,《中庸》缺,存《或问》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全书刻朱注,《大学》、《中庸》后有

  • 蔡可泉集

    十五卷。明蔡克廉(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克廉,字道卿,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户部尚书。著有《可泉集》。是集为蔡克廉诗文集。凡十五卷。其文每篇之前俱注明时间

  • 此山先生诗集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