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二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从其著作年代推测,其主要活动应在六世纪。他在北周曾任司隶大夫(又说司隶校尉),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信佛教,尝撰《笑道论》三卷;通历法,所撰《天和历》曾于天和元年(566)颁行。建德二年(573)武帝辨释儒道佛三教先后,甄鸾重佛教,因不为时人所重。清阮元《畴人传》称:“鸾好学精思,富于论撰,诚数学之大家矣!”他所撰注算书,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三等数》、《海岛算经》、《甄鸾算术》。当代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从某种意义上说,甄鸾是结束这个时代的人。”甄鸾的《五经算术》对于《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左传》等经籍的古注中有关数字或计算详加注释,有助于后人研究经学。《尚书》尧典有“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他用战国时期的四分历法加以解释;《左传》中有许多关于历日的记载,他用六种四分历法中的周历进行推算。《尚书》、《诗经》中出现了兆、亿、秭三个大数名称,他批判了毛苌、郑玄的古注提出“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的大数进法,显然与经书中原意相去更远了。他用开方法解释了《论语》学而篇“道千乘之国”的面积,是边长为三百一十六里多的正方形。他还用勾股定理去解释《考工记》车盖法;用等比级数计算《仪礼》丧服绖带;为注释《礼记》月令所记的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他计算了十二律管的长度,又计算了京房六十律的管长。该书后经唐李淳风校注刊定为立于学官《算经十书》之一,与周髀共限一年习肄。清戴震于《永乐大典》中录出《五经算术》后加以校订并撰《五经算术考证》一卷。该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猜你喜欢

  • 兖州府志续编

    二十卷。清金一凤等纂修。金一凤字紫庭,山阴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贡生任兖州知府。考兖州志,创修于明万历元年朱泰,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于慎行,三修于康熙二十四年太守张鹏翮。时又过30余年,其间康熙

  • 孝经养正

    一卷。清吕鸣谦撰。吕鸣谦字吉垣,湖北广济(今广济)人。是书首有李廷箫序,其次为吕鸣谦所撰条议十则,主张推广孝道,须立孔圣教堂,旁设曾子坐位,每逢房虚昴星日,礼拜先师,由教谕训导两宫主讲,绅耆士庶临期来

  • 西圃集

    二十四卷。清潘遵祁(生卒不详)撰。潘遵祁,江苏吴县人。曾以高科进士,例授翰林,不数月遽引疾归里,不复出任,居乡讲学,淡泊名利。其精于谱谍之学,文章尚平实。是集中书启、规则诸体实是公文,其余多为序,跋,

  • 江宁县志

    ① 十卷。明王诰修,刘雨纂,管景等增修。王诰,清江人,隆庆间举人,官太仆寺丞,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刘雨,字润之,江宁(今南京)人,明正德间贡生。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索看县志,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

  • 音同义异辨

    一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是书把《说文》中本为一字(即异体字),经典或世俗别为二义的字汇为一编,本着许慎据形著训的原则加以考辨。例如:“求”“裘”、“裳”“常”、“祀”“禩”、“祐”“烜”

  • 石屋诗钞

    八卷。补钞一卷。清魏麐徵(约1682年前后在世)撰。魏麐徵,字苍石,江苏溧阳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邵武府知府。此集第一卷与第八卷与其他六卷排目不同,其总题为《杂诗》。其他六卷分

  • 樗林三笔

    五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所谓《樗林三笔》,即《樗林闲笔》、《樗林偶笔》、《樗林续笔》。全书共五卷,其中闲笔一卷,皆论息心养生之道;偶笔二卷,上卷多记讲学之语,下卷皆论史事;续笔二卷,皆引

  • 伤寒论后条辨

    十五卷。清程应旄(生卒年不详)撰。程应旄字郊倩,新安(今属安徽)人。约生活于明清之际,清时避兵祸侨居苏州。初攻儒学,后弃儒为医。于伤寒学说研究数年,颇有心得。著有《伤寒论赘余》、《医经句测》等书。此书

  • 毛诗奇句韵考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成于《毛诗古韵》之后。《古韵》之作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本书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成于同年七月,历时一个半月。书前有序,以为《诗经》

  • 顺德县志

    十六卷。清陈志仪修,胡定纂。陈志仪,安徽石埭(今安徽太平县)人,贡生,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胡定,广东顺德人,进士。顺德县,自明景泰初年由南海、新会划分出始设县,幅员广阔、山川秀丽、人丁兴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