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傅恭堂祭仪未定稿

傅恭堂祭仪未定稿

二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德舆,字四农,一字彦辅,江苏山阳(今江苏省今淮安县)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博学工文章,其学以克己有耻为归,尤喜治经术。客游京师时,名甚显,后主讲阜宁观海书院三年。道光十五年(1835)大挑一等、以知县发安徽,未赴而卒。生平著述数种,有《养一斋诗话》六卷,《养一斋札记》九卷,《养一斋集》十八卷,《淮语》一卷,《李杜诗话》三卷,《念石子》一卷,《说诗牙慧》十三卷。辑录成书,有《颐志斋集》。《傅恭堂祭仪未定稿》撰于丧次。上卷订正祭仪,下卷述所以订正之意。因古礼繁重难行,唐以来诸家祭仪,朱熹曾辑之,然书已佚,司马光亦有家仪,繁文缛节,亦非贫家能行。此皆非先生制定礼仪的本义。潘氏作是书,意在使贫富皆有所循,故斟酌古今礼仪,选宜行者录之,故于古礼有不尽遵者,如三虞卒哭,虽有朱子之说亦不从者,如忌日只设一位;有为习俗而竟革之者,如忌日生日;有祭虽不经复更而从经者,如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之祭是;亦有独下己意而无所因袭者,如家庙之祭是。其礼之选定以简单易行,贫富皆宜为标准,将礼仪大众化、通俗化,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养一斋诗文集》刊行时,是书尚未删定,因而未能入集。光绪三十四年(1908)礼学馆下各省求礼书,于未刻稿本搜之尤力,丹徒陈庆年,始为之雠校刊行,使是书得以传世。

猜你喜欢

  • 善本书室藏书志

    四十卷,附录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丁氏曾于“八千卷楼”之外另辟“善本书室”专收宋元刊本,达二百余种,明精刊、旧佳钞、稿本、秘本达二千余种。此

  • 玉泉子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为唐代笔记小说。《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小说类有《玉泉笔论》五卷,不著撰人;《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有《玉泉笔端》三卷又别一卷;《文献通考》入小说家类,题《五泉笔端》三卷

  • 周礼注疏

    四十二卷。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勤学善思、知识渊博。师从马融三年归,马融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曾聚徒讲学,至数百千人

  • 山公经说辨疑

    七卷。近人曹林撰。曹林字山公,湖北武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没有序例。卷一为《周易》,卷二为《尚书》,卷三为《诗经》,卷四为《周官》,卷五为《仪礼》,卷六为《礼记》,卷七为《春秋》三传。书中参考

  •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

  • 旗亭记

    二卷。清金兆燕(约公元1775年前后在世)撰。金兆燕,字钟越,一字榕亭,号兰皋生,全椒(今属安徽)人。他幼年聪敏,号称神童,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扬州郡学教授。工诗词,兼擅骈

  • 有诚堂诗词

    四卷。清方彦珍撰。方彦珍,生卒年不详,字静云,号岫君,江苏仪征人,甘泉程立慕之妻。清代词人。著有《有诚堂诗词》四卷,《正始集》中收有她的《缄吟稿》一卷作品。此书有道光四年(1824)刊本。

  • 篇海

    见《四声篇海》。

  • 学易述谈

    四卷。明方时化撰。该书是时化之子方庞的听讲笔记,所以取名“述谈”,是方氏《易》学的第三种书。书中含《密义述》二十则、《名象述》十二则、《卦爻述》四十则、《凡例述》十二则。首卷之末有佛家三乘之说,可见其

  • 书经管窥

    二卷。清李景星撰。李景星字紫垣,山东费县人,诸生。本书上卷为《虞书》、《夏书》、《商书》,下卷为《周书》,卷首有作者自作的“弁言”和“凡例”。本书主要是发明各篇的大义,偶尔也论及文法。在分段分节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