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光学

光学

二卷。英国田大里(详见《声学》)撰。比利时金楷理(生卒年不详)口译,赵元益(详见《数学理》)笔述。金楷理,耶稣会传教士,上海江南制造局设翻译馆后,曾延请他到馆翻译西方著作,后为上海道置通事。赵元益,光绪举人,翻译馆设立后,入馆翻译笔述了格致医学等书多本。《光学》著于1870年,是物理学中一部全面论述光学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总共五百零二节。上卷内容有:论光线必须直线而行进;论光线透过小孔之形象;论影;论光线强弱的平方反比例定律;论光线强弱的比较方法;论明;论光速;论光行差;论回光;论回光之试验及回光镜;论透光镜;论眼睛能够透光的原理;论眼睛视物区别远近的机理与眼镜之功用;论视觉盲点;论物体形状在目中成像;论眼中小质:论凹面回光镜;论回光之燃面;论凸面回光镜,论折光原理;论透光质有时不能透光,论全回光;整个上卷共二百零二节。下卷的内容有:论光之性情;回光折光的性情;论发光体所发的无数质点而形成光;论光浪;论透光的三棱镜;论光所分的各种颜色光;论人目不能见的光线;论光浪的荡动与筋纲荡动的某种相关性;论光色和光色差以及去光色差的方法;论眼睛感觉光色的差异;论光色的分原;论发光与受光体;论发光与热以及光与热之交互关系;论太阳化学性质;论行星化学;论恒星化学;论星气化学;论太阳球体表面有红凸之形;论虹霓;论光浪之间彼此互相阻碍之机理;论光浪环绕之机理;论光浪之长度的测量;论透光片的颜色;论歧光;论“爱而伦刻斯能”(即x射线)试验之法;论极光(激光);论用回光法形成极光;论用折光法形成极光;论用歧光法形成极光;论光线透过爱而伦刻斯能的情形;论用极光射到歧光,使其颗粒成色的机理;论用极光透过颗粒视枢线而分别其光圈;论椭圆与球形之极光;论旋转之极光。下卷总共三百节。全书译文流畅,语言精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以后关于光学的新说日渐增多,但其大致要略却未能超乎此书之外。有1876年上海江南制造局本。

猜你喜欢

  • 陆宣公翰苑集注

    二十四卷。清张佩芳(生卒年不详。)撰。张佩芳字菘圃,一字荪圃,平定(今山西平定)人,进士出身。好学深思,对经史学功力尤深。为注笃嗜不倦,引繁博考,取材宏赡。著有《陆宣公翰苑集注》。此集凡二十四卷,卷一

  • 等子

    见“四声等子”。

  • 砚炉阁诗集

    五卷。清冷玉娟(1662-?)撰。冷玉娟,字珊珊,自署人间业者。山东莱阳宋氏家人子。清初诗人。初入周西斋家为女乐,教之学诗,得千余首。康熙十五年(1676)年,冷玉娟年满十五岁,嫁给吴川知县胶州宋世远

  • 逸礼考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生平详见《礼经旧说》条。《汉书·艺文志》记述:“《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汉兴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据《汉书》所载:《礼》古经五十七卷,(亦即五十七篇)除今文十七篇外

  • 孙平叔年谱

    一卷。清孙慧惇、孙慧翼编。二人俱谱主之子。谱主孙尔准(1770-1832),字莱甫,号平叔,江苏无锡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历任编修,福建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皖、粤、闽等省巡抚,

  • 潜江县志续

    二十卷,首一卷,清史致谟修,刘恭冕、郭士元纂。史致谟,字干辅,江苏阳湖人,监生,官潜江知县。刘恭冕,字叔俛,江苏宝应人,光绪间举人,主讲潜山经心书院。郭士元,字后庞,湖北南漳人,咸丰间举人,官潜江教谕

  • 书林清话

    十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1865-1927),字焕彬,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长沙人,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平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校勘,而且注重目录学

  • 卓氏藻林

    八卷。明卓明卿(生卒年不详)撰。卓明卿字征甫,钱塘(今属浙江)人。万历中官光禄寺署正。此书采摭类书,分门辑录,较为简捷。但是明谈迁在《枣林艺篑》中云此书为吴兴王氏之本,卓明卿窃之。

  • 余仁仲万卷堂穀梁传考异

    不分卷。清杨守敬(1839-1915)撰。守敬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今枝城)人。清末著名舆地学家、校勘学家。出生于世代商贾之家,勤学嗜书,十九年补诸生,同治元年(1862)举乡榜,屡试不第。

  • 张太初集

    八卷。明张汝元撰。张汝元字太初,安徽江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以诗受知于学使陈文烛,文烛为序而刊。人称其“七言短歌,间有作意,而陶冶未精。他体则更有减色。”文烛序中多引二谢以下诗人拟之,有奖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