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都防乱公揭

南都防乱公揭

一卷。明吴应箕(见《南都应试记》)、陈贞慧(1604-1656)等撰。陈贞慧字定生,浙江宜兴人,万历间廪生。陈贞慧与吴应箕同为复社领袖,以文著称,崇祯时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并为“四公子”。弘光立,马士英、阮大铖当政,遂受迫害陷于狱,南京小王朝倾覆后得释,隐居不仕而终。著有《山阳录》、《雪岑集》、《书事七则》、《过江七则》等书。《南都防乱公揭》为复社诸人驱逐阉党余孽阮大铖而作。崇祯时,诏宣逆案,阮大铖为逆阉魏忠贤义子,潜居南京,仍声色自好,披倡国门,惊动士庶。崇祯十一年(1638年)复社于金陵大会,议用公揭清议,继续打击阉党势力,揭露阮大铖四处活动,祸恐不测,故曰“防乱”。文稿由陈贞慧、吴应箕拟定,揭首具沈眉生、黄宗羲之名,其余之人以次列名,皆为复社骨干。公揭张布后,舆论压力甚强,阮大铖乃潜迹于牛首山,不敢再公开活动,使阉党集团势力有所收敛。《南都防乱公揭》反映了明末清流复社与阉党集团的斗争,揭露了阉党集团腐朽势力的代表人物,是双方斗争的直接记载。《南都防乱公揭》用文告体,有《冒巢民年谱》本、《花近楼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日闻录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生卒年不详)撰。李翀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1364)及至正丙午(1366)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

  • 搜神后记

    十卷。旧本题晋陶潜撰。《搜神后记》是继《搜神记》后的志怪小说集。内容记鬼神灵异、精怪奇闻、仙窟异境的传说,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浓重的民间色彩,著名的故事有《白水素女》、《袁相根硕》、《丁令威》

  • 新安文粹

    十五卷。明金德玹撰。苏大重订正。其第十五卷为苏大自载其诗文。金德玹字仁本。苏大字景元,皆安徽休宁人。此书成于景泰、天顺间。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成于弘治初。《文献志》载此书之目于事略。此书补遗之内亦用敏

  • 画史会要

    五卷。明朱谋垔(生平详见《书史会要续编》)撰。朱谋垔曾续陶宗仪《书史会要》,于是联想及画,便采上古至明能画之人姓名及事迹,而作《画史会要》。书仿陶宗仪之体例,所以名也仿其而起。《书史会要》是止于元代,

  • 松筠小草

    七卷。《盆山阁词钞》一卷。清侯承恩撰。侯承恩,生卒年不详,字孝仪,号思谷,江苏嘉定人,侯旭之女。清代诗人,对诗词方面很有研究,并善长琴棋。《松筠小草》有康熙十一年(1722)刻本,书前有张钟岳、张诗、

  • 经传小记续

    一卷。清刘宝楠撰。刘氏有《经传小记》三卷,此卷乃系后续。凡《诗》一条,《周礼》一条,《仪礼》六条,《礼记》二十条,《尔雅》十六条,《大戴礼》七条,此外则《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各数条。纠订讹误

  • 春秋经传集解考正

    七卷。清陈树华(1731-1801)撰。树华字芳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末年任事江西。著有《春秋内外传考证》五十一卷及《国语补音订误》等。《春秋经传集解考正》七卷,撰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

  • 研经堂春秋事义合注

    三卷。清单铎(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单铎,高密(今属山东)人,自署敕授文林郎。其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的为孙嘉淦《春秋义》一书。孙嘉淦字锡公,太原(今属山西)人,康熙时进士,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

  • 云门语录

    八卷。明代释圆澄(生卒年不详)撰。圆澄,俗姓夏,字湛然,会稽人。受业于觉明,万历年间来到径山寺居住。著有《宗门》或《问概古录思益》,简注楞严义,说法华义,语涅槃、疏金刚三昧诸书。所撰《云门语录》,亦称

  • 梅边乐府

    一卷。清孙景贤(生平详见《龙吟草甲乙集》)著。其旧友编修孙兆玮遵其嘱,将其手编的《梅边乐府》付梓,并为之作序。书中所收的词、曲清奇隽永,缠绵悱恻,如《调寄菩萨蛮·咏故宫白牡丹》:“年年花似雪,寒尽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