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卢氏礼记解诂

卢氏礼记解诂

一卷。汉卢植(约159-192)撰,清臧庸辑。植字子斡,涿郡涿县(今河北中部)人。灵帝时,历任博士,九江、庐江太守。黄巾起义,他任北中郎将,率军镇压河北黄巾军,围攻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日久无功,被撤还。后任尚书,因反对董卓废少帝,罢职。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今佚。事迹见于《后汉书·本传》。庸字西成,原名镛,字在东,武进(今江苏省南部)人。是书前面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卢文弨序,后面有《补遗》二则及《附录》七则,不入卷。本传载卢植作《三礼解诂》,又载其上书曰,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穴。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缪,为之解诂,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专心致志,合《尚书章顺》考察《礼记》得失。是植对于《周》、《仪》二礼,也有解诂,只是《礼记》有成书。《魏志·卢毓传》注引《续汉书》,但称其作《礼记解诂》,没有说《三礼》,大概根据成书而言。庸以此为根据认为范氏传闻之误,这是不对的。其注所依据版本与郑不同。如不离禽兽作走兽,准之对之则别之例,此对上飞鸟而言,作走为长,蓌拜作蹲,与《公羊·僖三十三年》传何注,揖其父于师中,甲胄不拜,为其拜如蹲合。填池如字读。陈乔枞《礼记郑读考》云,填池者,谓填聚诸饰于池。此说应该适合卢意,由上诸文,是知孔疏认为郑附卢马之本者是错误的,而臧琳《经义杂记》但以显当作韅为校之尽善,禽兽作走兽为未尽善者也是错误的。既卒哭节,引用《周礼》宰夫为释,然从生者本小记杂记为解,迎春东郊诸文,采用贾逵义(见《魏书·刘芳传》),郊迎长日之至,采用易纬说,都有根据。大乐正小乐正大胥小胥以汉制为况,郑注三礼也用此法。鱼须、文竹为二物,证以司马相如《子虚赋》张揖注,以鱼须为旃柄,则知鱼须自可为笏,不必致疑。认为《王制》是汉文帝命令博士所作,则刘向《别录》云文帝所造书,有《本制》、《兵制》、《服制》篇(见《史记·封禅书索隐》),很清楚《礼记·王制》一定不是汉代博士所作。以元日元辰分阴阳言则仲春元日命民社,社主阴气,而祀用日不用辰,其说难通,经意应当是以日干辰支言,以明堂为即太庙,明堂、灵台、辟雍都是同一处,是郑驳异义袁准正论已经作了详细论述(并见《诗》灵台疏)。《五经通义》又有三者不同之说(见《隋书·牛弘传》)。以天宗为六宗之神,则《尚书》六宗虽然异说纷如,但绝对没有此义,或欲读《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为句,更不足辨。以郁合鬯为取草与秬黍郁合酿之,此本《诗》江汉传筑煮合而郁之曰鬯,但是,与下文萧合黍稷文法不相合。以朝日为在立春之日,那么朝日不是正祭,与祀日不同,祀日在正月立春,朝日则在春分,《尚书大传》区分得极其清楚(见《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二)。以素端为布上素下皮弁服,《士冠礼》、《郊特牲》都说及弁素积,应当以素为句,积为句。素兼衣裳言,认为衣裳全是白缯,而裳有辟积。其用白布为之者,谓之皮弁素服,乃是吊服,不是纯吉服。《郊特牲》云皮弁素服而祭,素服用以送终,可知其不是丝衣而是布衣。素端也是布衣,而与皮弁素服不同。皮弁素服侈袂,素端则与玄端相同,袂都属幅。自古以来,礼家对于此三者往往有很多错误,只有黄以周《衣服通故》为得其旨,这也足以证明卢注之过失。然而,其书本来有二十卷,现在所辑不到十分之一。假使全书仍然存在,其精核处一定很多。以展轻之轻为辖头轊,大概认为軎末之軨,不是舆中之軨,与本文先言展軨,次言奋衣右上,语气相贯。庸怀疑其有错误,认为天子三推是一发九推来,大概本周语王耕一拨,班三之为义,庸就改九为三,大行郎,也如谒者兼举形貌,这应当属于《杂记》赞大行人注,庸认为不知所属。由此可见,辑逸也并非易事。此书有拜经堂本。

猜你喜欢

  • 振绮堂书目

    四卷。清汪宪编。汪宪(1721-1771),字千陂,号鱼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曾任刑部主事,迁陕西员外郎。出身书香世家,代有藏书之富,藏室名为“振绮堂”。此目收书三千余种

  • 罪惟录

    一〇二卷。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1601-1676)撰。查继佐,字伊璜,一字敬修,号兴斋,人称东山先生或朴园先生,浙江海宁人。终身以明朝遗民自居,坚持反清立场。他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起,开始从事

  • 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上中下三卷。全名为《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一般都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之底本。讲史话本小说,叙述乐毅伐齐事。书题“后集”,必应有“前集”。此《后集》开头入话略述前事云

  • 愤助编

    二卷。清代蔡方炳编。蔡方炳见《增订广舆记》。此书原是作者父亲摘取前贤修身处事的格言、警语,分条编成一书,用以自勉,后来此稿遗失,作者另采集、摘编了历代诸儒学著述中的格言,仿照其父原稿的体例编纂而成。有

  • 国粹丛书

    三集,三十八种,一百四十一卷。清国粹保存会编。清光绪年间,邓实与黄节等人编《国粹学报》,提倡旧学,尤重宋明遗老的著作。学报之外,刊古人遗著,有《国粹丛书》等数种。《国粹丛书》共出三集,所收多为宋明遗老

  • 廿一史独断

    二十一卷,明张自勋撰。自勋字单庵,南昌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有《纲目续麟》、《卓庵心书》。《廿一史独断》是从廿一史中挑出其失误之处予以纠正,每一史列为一卷。其纠体例之失的占十之三四,纠议论之失的占十

  • 雪航肤见

    十卷,明赵弼撰。赵弼,字辅之,南平(今属福建省)人,雪航是他的号。该书成于正统、景泰年间,杂论史事上自羲农,下及有宋,论多迂阔,亦颇偏驳。此书有马裕家藏本。

  • 列女传补注

    八卷。叙录一卷。清王照圆(生卒年不详)撰。照圆字婉佺,一字瑞玉,山东福山人,栖霞郝懿行之妻,受封为宜人。《列女传》为西汉刘向所著,始有曹大家、綦母邃、虞贞节三家注。大家注十五卷,至北宋犹存,见《史记正

  • 书疑

    九卷。宋王柏(1197~1274)撰。柏字会之,自号长啸,后改鲁斋,谥文宪。婺州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平生不仕,以教授、著述终其身。从学者甚众,曾受聘在丽泽、上蔡两书院为师。死后追赠承

  • 时物典汇

    二卷。旧本题明李日华(见《姓氏谱纂》)撰。其书仅一百三十九页。卷首题鲁重民补订,钱蔚起校正。其书杂采类书故实,编辑而成。舛误百出,似他人托名而为。有《四六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