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卫经社稿

卫经社稿

一卷。清王小航撰。王小航名煦,以字行。光绪年间进士,候补四品京卿。此书名为“卫经”,是指卫《古文尚书》经。对于明代以来对《古文尚书》的辨伪和攻击,王小航深感义愤,所以欲与其同志者联合出力以捍卫《古文尚书》。在自序中,王小航申述其不得不卫《古文尚书》的理由;书中十多篇文章,也都随题发议论,书后附有评启赠句。书中所论,首为其前辈学者翁方纲和阮元,二人皆为信《古文尚书》者,前者曾欲著书驳阎若璩,未果;后者曾著书辨《古文尚书》不伪,且编辑《皇清经解》,收有惠栋、王鸣盛诸书,故二人为王小航重点所论。以下所论自毛奇龄以下卫护《古文尚书》且又有专书问世的学者十余人。王小航于书中还举了七个例证来说明《古文尚书》万无伪造之理,又以攻古文者每每借口《尚书正义》,可是《正义》中明明白白地说:“遂有张霸之徒,于郑注之外,伪造《尚书》,凡二十四篇。”并列出了这二十四篇的篇目。然而攻击古文者反而以《正义》所举之伪目为真古文,因此王小航特加注于《正义》以释其疑。此外,王小航还针对刘歆、班固所著《尚书》篇数、卷数的不同,进行了详尽的考辨与分析,发前人所未发,并兼为《孔传》鸣冤。而其以三体石经驳江声所改经文,则更为确当。江声称伪孔增改云者,却与石经全同,则已无须多辩了。或有人怀疑三体石经为正始年间所作,王小航则认为正始时期也是郑学的极盛时期,所以刻石者也只有伏生所传的今文二十八篇而已,与皇甫谧、梅赜等人本来也没什么关系。王小航此书,实为替《古文尚书》辩护者中立论较为新颖、确当者。读完此书,或许不敢再言《古文尚书》全是伪作了。本书有民国戊辰(1928年)刊本。

猜你喜欢

  • 白露山人遗稿

    二卷。明黄傅(约1460-约1499)撰。黄傅,字梦弼,自号白露山人,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终监察御史。著有《白露山人遗稿》。是稿收诗、文各一卷,因其住所在兰溪县白露山

  • 文安县志

    八卷。清杨朝麟修,胡淓纂。杨朝麟,字蔚斋,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由藁城知县调知文安,四十一年升顺德府漳河同知。胡淓,字淇澜,文安人,候补内阁中书。杨朝麟任邑县知县后,因县志已三十年未修,遂集邑中士

  • 兵经百言

    见《兵经》。

  • 静修堂书经解

    四册。清仇景崙撰。仇景崙此书不分卷,兼解今文和古文,只是较多袭用阎若璩的观点。书中有时称“伪《孔传》”,有时又称“孔安国”,其体例还不够统一。书中内容,有的解释篇题,有的解释经中的文句,汇集了众家之说

  • 求实学院学规续钞

    十种十卷。清黄舒昺(生卒年不详)编。黄舒昺字曙轩,湘潭(今属湖南省)人。曾主讲河南明道书院,兼主持洛学学院。康梁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延请新派人物于时务学堂仿外国学制讲述西学,引起旧派人物攻击。戊戌政

  • 后山词

    一卷。宋陈师道(1053-1101)撰。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代诗文家。经苏轼等举荐为徐州学府教授。元人方回认为:杜甫为江西派初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 切字释疑

    一卷。清方中履撰。方中履字素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以智之子,中通之弟。幼从父游于方外,晚年筑“稻花斋”于湖上,专心著述,所著《古今释疑》十八卷,入《四库全书提要·子部杂家存目》。案《古今释疑

  • 古微堂诗集

    十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时主张“

  • 寿亲养老书

    见《养老奉亲书》。

  • 周易虞氏义笺

    九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敏修,又字勉士。南海人。道光拔贡,曾官钦州学正。清代张惠言曾著《周易虞氏义》,对虞翻易学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和阐发。但其中亦存在许多失误。曾氏此书即补正了张氏的疏漏,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