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同文算指

同文算指

前编二卷,通编八卷。明利玛窦(详见《几何原本》)与李之藻(1565-1630)译。李之藻,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凉庵,仁和(今杭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员外郎。曾从利玛窦学习西详历法,并与徐光启友善。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浑盖通宪图说》(1607),《圆容较义》(1608),《同文算指》前编、通编(1613),还将当时传入我国的西洋著作译文二十种编成《天学初函》,流传极广。1629年诏与徐光启同修历法。《同文算指》依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的,全书分“前编”、“通编”、“别编”(“别编”未刊入刻本),李之藻自序云:“前编,举要则思已过半;通编稍演其例以通俚俗,间取九章补缀而卒不出原书之范围;别编则测圜诸术,存之以俟同志。”前编系统介绍西洋笔算的定位法、加减乘除四则等算法。通编共八卷十八节,为全书中心内容,论述分数、比例、级数求和、“盈朒”、“方程”、“开方”、“带从开方”等算法。其中加、减、乘法同于今法,除法则为“帆船法”;“验算”之法为中算所缺,除常见验算法外,还有一种“九减”法为首次引入。分数记法与中西常见之法正相反,母在子上,多有不便。全书除笔算形式之外,其他算法大都为中算古已有之,未见新意,且未使用阿拉伯数码,仍用汉字记数。该书为介绍欧洲笔算第一部著作,对后来算术影响很大,清代中算家极为重视,避其之短,使笔算渐臻完善,推广普及。后收入《四库全书》。1613年该书初刻出版,初刊本现存故宫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后为李之藻收入《天学初函》中;光绪二十二年(1896)被邵蕙沅收入《中西算学丛书初编》中,有上海鸿宝斋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古五子传

    一卷。不著撰者,系汉代作品。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刘向《别录》所校雠《古五子书》,定为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汉书·艺文志》亦作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原书早佚。马氏据《

  • 随园骈体文注

    十六卷。清黎光地(生卒不详)撰。黎光地,字环斋,湖南益阳人,生平仕履均不详。曾以诗文名当世,著有《云肤山房集》为当世赞誉。袁枚为一代才子,学贯今古,于书无所不窥,所撰骈文典丽精工,瑰伟深宏,不惟后人不

  • 王学质疑

    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张烈撰。张烈著有《读易日钞》等书。此书是一部攻击王守仁一派学说的著作。共分五篇,第一篇是“辨性理之说”,“第二篇是“辨致知格物之说”,第三篇是“辨知行合一之说”,第四篇是作者的杂论

  • 孔氏杂说

    见《珩璜新论》。

  • 秘书监志

    十一卷。一名《秘书志》。元代政书。元王士点、商企翁同编。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人。翰林承旨五构次子,官至秘书监著作郎,另撰有《禁扁》。企翁字继伯,曹州(今山东荷泽)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廷之孙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禅林僧宝传

    见《僧宝传》辞条。

  • 唐诗近体集韵

    三十卷。明施重光编。施重光字庆征,生卒年及里贯未详。是集以唐人近体诗分上、下、平三十韵编次。按上下平声分三十部,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并,与唐韵不同。唐人私相歌咏者,又与官韵不同。如东、冬二部,

  • 汲古阁说文解字校记

    一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有未改、已改两本。未改者为毛晋据宋本校刊之初刻本,已改者为其子毛扆刊于顺治癸巳之第五次剜改本。剜改本颇多误处,远不及初刻本之善。张氏自序说:

  • 四书管窥

    八卷。元史伯璇撰。伯璇字文玑,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生平不详。该书引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胡炳文《四书通》、许谦《四书丛说》、陈栎《四书发明》等等,取其与《四书章句集注》异同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