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古五子传

周易古五子传

一卷。不著撰者,系汉代作品。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刘向《别录》所校雠《古五子书》,定为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汉书·艺文志》亦作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原书早佚。马氏据《汉书·律历志》引传有日有六甲、辰有五子之语,谓传为《五子易传》。又《律历志》云:“《易九戹》孟康注《易传》也”,定为《古五子传》。尚秉和认为此书多阴阳灾变之学,实为周王孙之《易传》。今存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读书正音

    四卷。清吴方震辑,同里孙溯涯重订。方震字青坛,湖南石门县人,尚著《朱子论定文抄》。卷一录经史中所见之成语,分天文、地理、人物、人事、冠服、器用、宫室、禽兽、通用诸门,逐一纠正读音;卷二录清浊疑混或同音

  • 薇香集

    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清方观承(1698-1768)撰。方观承,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桐城(今安徽桐城)人。雍正十一年(1733)由监生荐授中书舍人,乾隆朝历任吏部郎中,直隶清河

  • 九朝谈纂

    无卷数。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内容为辑明太祖至明武宗九朝说部杂事,总为一书。其中分太祖为三册,成祖以下为七册,并于书前开列所采书目,共计五十余种,而卷内所辑书名尚有在所列书目以外者。大体类似于江少虞的《事

  • 尚书欧阳章句

    一卷。汉欧阳生撰,清马国翰辑。欧阳亲受伏生之传,其书立于学官也最早,其后欧阳氏八代皆为博士,于有汉一代影响甚隆。《汉书·艺文志》就载有《欧阳章句》三十一卷,《欧阳说义》两篇。但是《隋志》、《唐志》皆不

  • 忠孝节义录

    不分卷。明陶登撰。登字汝高,山西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运判。该书纪其祖上令德。首考陶氏世系。始祖贵,七传至铨,铨父子四甲科,至曾孙登又以甲科继起,一门兴旺。且几代坚守直

  • 漳州府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清魏荔彤修,蔡世远等纂。魏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漳州府知府。蔡世远,漳浦人,翰林院庶吉士。按漳州有志,始于宋淳熙五年。宋嘉定六年、淳祐三年、明正德七年、嘉靖

  • 参读礼志疑

    二卷。清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初名烜,号双池、重生。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家贫嗜学,博综儒经,于乐律、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皆有研究。著有《易经诠义》、《春秋集传》《乐经律吕通解

  • 毛诗周韵诵法

    十卷。清汪灼(生卒年不详)撰。灼字渔村,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无考。是书自序云:古今多韵书,名为韵,实为类音。凡字一出顿住曰音,字终而音袅袅有所归曰韵,故周德清《中原十九韵》可称说诗韵之始

  • 说文正俗

    一卷。清杨廷瑞撰。参见《说文经斠》。是书以《说文》有正字而承用别体,尤以联绵字体鄙野为多,遂甄录所见以证明古训。其例以《说文》正字正书而以假借承俗者,作旁注于下,征引诸儒训故反复考证,颇为精核。有是一

  • 圣记百言

    一卷。意大利罗雅谷(?-1638)译。罗雅谷字味韶,耶稣会士,天启二年(1622)到澳门,两年后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共同到山西传教,崇祯三(1630)年因徐光启召之回北京,与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修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