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稗疏

周易稗疏

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今湖南衡阳人)。前明举人。本书是他读《周易》时的随笔记录,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没有全载经文。遇有疑义,辄作考辨。故没有逐卦逐爻一一详作辨说,大抵不确信陈抟之学,亦不相信京房之术,对先天诸图纬书之杂说均极力排斥,且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义必切理,在清初说《易》诸家中,最有根据。但其中也有偶然失考处。如解讼卦“鞶带”说:“带无鞶名,鞶者鞶缨,车饰也。带所以系佩璲及芾者。”考《左传》后之鞶鉴,杜预训鞶为带,《说文》鞶字,许慎也训为大带,怎么说带没有鞶这个名字呢?又如“何天之衢”,梁武帝解何为荷,见于《经典释文》。王夫之虽也将其作负荷解,却引《庄子》的“负云气”为证,而没有援用梁武帝之说。至于旧井为禽,训禽为获,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然,瑕不掩瑜,如引《礼》人君至命士黄裳,下士杂裳证明黄裳之美,引《左传》“班马”证“乘马班如”当读乘为去声,引兵法“前左下,后右高”证“师左次”,与论帝乙非纣父、王用亨在西山非文王,以及临之八月,复之七日,易之逆数,河图蓍策之辨,均具有条理。卷帙虽少,固不失为征实之学问。有昭代丛书本、《船山丛书》本、《续经解》本,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海岳名言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见《画史》。世传米芾天资高迈,处世潇洒,不与世俯仰,落拓难羁,是书正体现作者之清高孤傲,不从流俗之品质。是书述论书法、点评书家,而于古今书家皆多讥贬。米氏开篇即对历代论书之“征

  • 三藩纪事本末

    四卷。清杨陆荣撰。杨陆荣,江南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县)人。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思宗吊死煤山(今景山)。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次年被南下的清军消灭。接

  • 容斋四六丛谈

    一卷。宋洪迈(1123-1202)撰。洪迈生平详见《史记法语》条。此集为洪迈从《容斋五笔》中掇其论四六之言别为一卷。疑与《容斋诗话》为同时所辑。《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所论较王铚《四六话》、谢伋《

  • 孝经安昌侯说

    一卷。张禹(?-前5)撰。清马国翰辑。张禹字子文,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县东南)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封安昌侯。专精《论语》,亦治《易》。著述有《论语章句》,一作《鲁安昌侯说》或《张侯论》,《孝经安

  • 旌义编

    三卷。元郑涛撰。郑涛字仲舒,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太常礼仪院博上。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郑氏家规、家传汇编。郑氏从南宋初郑绮以来,就称义门。至绮六世孙太和,制定家规59则;七世孙钦及铉,又增添至150则

  • 赵饴山全集

    五种,三十七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赞善。因于“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职。其全集五种为《饴山诗集》二

  • 圣门释非录

    五卷。清陆邦烈编。邦烈字又超,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毛奇龄之门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原题毛奇龄撰,实是陆邦烈自撰。此书取奇龄经说及其门人子侄之说以辨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非,旨在突破宋儒的门户

  • 易学残本

    十二卷。明卓尔康(1570-1644)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终于两淮盐运通判。该书内容,大体上是附会河图、洛书,推衍奇偶

  • 古教汇参

    三卷。英国人韦廉臣(1829-1890),1855年入中国传教。此书前二卷记载古代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第三卷为希腊、罗马哲学家中的三十人的小传。全书宗旨在于摒斥所谓“异教”,宣扬

  • 文字存真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订》、《六书例渎》。是编依六书分六类,每类分举其例。象形内分从正视画,从侧视画,从平视画,从正视侧视平视互画,从远视画,从近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