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宋旧经楼诗稿

唐宋旧经楼诗稿

七卷。清孔璐华撰,孔璐华(约1765——1815前后在世),字经楼,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三代孙女,衍圣公孔庆熔之女,大学士仪征阮元(1764——1849)之继妻。清代诗人。阮亨在《瀛舟笔谈》中评说:“孔夫人,性情敦厚,幼娴诗礼,于归后,受封一品,所撰诗卷数未定”。还兼工绘事,画有《养蚕图》一幅,并赋诗《江北不养蚕因从越中取蚕种来扬州采桑饲之得茧甚多诗以纪事》一首以纪之曰:“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每到春夏交,育蚕胜力田。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何不教材妇,采桑满陌阡。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绮纨在茧身,忍令污且穿。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唐宋旧经楼诗稿》书前有总目录。其内有《题石室藏书图》、《粤东新建学海堂》、《汉金釭工歌》等,七古长篇。第六卷目录后有经楼居士所作的序言,卷末标有“古霞、唐庆云校字”字样。此书初刻六卷,第七卷为续刻,共七卷。《贩书偶记》注录:《重修扬州府志》作四卷。

猜你喜欢

  • 罗沧州集

    五卷。宋罗公升(生卒年不详)撰。罗公升字时翁,江西永丰人。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公升因军功授本邑尉。此集首载赋一篇。以下各体分编,而每体之中分《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

  • 续自警编

    八卷。明黄希宪(生卒年不详)撰。黄希宪字毅所,一字伯容,金溪(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御史。清录用建言诸臣,为参政福宁。时值倭寇入犯,黄希宪率兵击败之。后为嘉兴知府,缮修捍海诸堤

  • 仙居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寿颐、潘纪恩修,王棻、李仲昭纂。王寿颐字少潭,永福人,仙居县知县。王棻字子庄,黄岩人,举人。此志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三地理志,目为沿革、星野、

  • 望湖亭传奇

    二卷。明沈自晋(1583-1665)撰。自晋字长康,一字伯明,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工曲律,著有传奇《望湖亭》、《翠亭山》、《耆英会》和散曲集《鞠通乐府》,并将沈璟撰《南

  • 周易玩辞集解

    十卷。清查慎行(1651-1727)撰。查慎行字初白,号悔余,浙江海宁县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曾受业于黄宗羲,长于诗赋。此书名曰“集解”,实则发挥己见,大旨主义理,亦不完全排除

  • 苏邻遗诗

    二卷。《苏邻遗诗续集》一卷。清李鸿裔(1831-1885)撰。李鸿裔字眉生,别号香严,晚年因居近苏子美沧浪亭,又号苏邻。中江(今四川沱江)人。咸丰举人,官至江苏按察使。鸿裔少好词章,工书律,年未四十多

  • 通斋集

    五卷。清蒋超伯(生卒年不详)著。蒋超伯,字叔起,江都人,约道光、咸丰时人。工诗文。著有《圃珖岩馆诗钞》等。是集为蒋伯超诗文集。凡五卷,其中诗文各二卷,外集一卷。前有许宗衡序。其诗豪宕奔放,虽不外题图、

  • 甬上耆旧诗

    三十卷。清胡文学(生平见《疏稿》)编。此书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是明州(今浙江宁波)地方的诗歌选集。此诗集是以清初李邺嗣所作《甬上耆旧传》为线索,广泛收罗历代明州诗歌,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共收集作家四百

  • 适园丛书

    十二集,七十二种,六百八十九卷。清张钧衡(详见《适园丛书初集》)编。丛书刊刻,到清代中后期已蔚为大观,张钧衡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搜辑罕见可传之书,刊刻成《适园丛书》。丛书仿《知不足斋丛书》体例,不分

  • 声说

    二卷。清时庸劢撰。事迹见“声谱”。时氏既撰《声谱》,遂集许书形声之误者,凡三百七十七字,成《声说》二卷。其所立说,不专主许氏,必遍考诸家,并参诸古文字,反复审核,谨慎求其是而后已。所论虽或有失,就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