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城县志

增城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管一清修,汤亿纂。管一清,字配宁,号穆轩,江南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邑旧有志,已不可考。明正统年间李玉修县志后,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续修四次。雍正年间曾设局重修,半途而废。时隔六十余年,知县管一清惧缺遗掌故,坠失典章,故开局纂辑邑志,不及两月而成。管一清亲为修饰润色达一年之久,再易其稿,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全书共二十卷首一卷,十六门,分为:区宇、山川、品族、建置、编年、古迹、赋役、祠祭、学校、戎政、秩官、选举、宦业、人物、艺文、杂记。因增城为山水之会,贤哲笃生,较盛于他邑,如宋崔与之,勋烈德望,名垂今古,明湛若水,懿德硕学,为时儒宗,该志特立专传以表彰。其特点,前传支离失实者,考证异同,详注于其下,此异于他志者。

猜你喜欢

  • 汉魏石经集拓

    四集(原拓本)。汉魏石经集拓,凡四集。第一集为大兴孙壮集拓,前有民国十七年鄞县马衡的序和所编的目,计汉、魏两刻,凡一百一十六石,一千零九十八字。第二集为大兴孙壮与徐洪宝辑拓,前有目,为孙氏所编。计汉、

  • 守城要览

    四卷。明宋祖舜撰。宋祖舜,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人。自幼习兵法,长期在陕、晋边地戍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累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此书是崇祯八年(1635)奉命提督军务兼抚治勋阳(今属湖北)时

  • 尽言集

    十三卷。宋刘安世撰。刘安世(1048-1125),北宋大名(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人。字器之,世称元城先生。熙宁进士。历任左谏议大夫、宝文阁侍制。刘安世为人忠孝正直,弹击权贵,尽言不讳且语辞激切,被称为

  • 别本干禄字书

    二卷。唐颜元孙撰。是本乃顺治进士柏乡魏裔介所刊。《四库提要》列入《存目》,称为“别本”。它与湖本、蜀本不同:一是卷端加以考证,或题为“炎武按”,当是顾炎武之语;或不标姓名,不知出于谁手,可能就是魏氏所

  • 二酉园诗集

    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明陈文烛(1535-?)撰。陈文烛,字玉叔,湖北沔阳人,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是集分为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

  • 光绪宫中现行则例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刻书年月。据书中内容,可推知为光绪初年所编。是书第一卷为训谕,自康熙十八年(1679)至光绪五年(1879),凡有关宫中事务的谕旨多录其中,而以关于宫中妃嫔、太监事为多。第二卷

  • 易卦图说

    ①一卷。清崔述撰。述字武承,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官至罗源上杭知县。其平生著述甚丰,常发前人所未发,其《上古考信录》尤为世所重。《考信录》既成,乃绘为图而系以说,成一卷。此书出自己意,不依附前

  •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

  • 金匮心典

    三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又称《金匮要略心典》,为尤氏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编撰而成。专门注释《金匮要略》。因纂注力求得其典要,故名“心典”。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等七篇;卷中载“奔豚气病

  • 退庵遗稿

    七卷。明邓林(约1414前后在世)撰。邓林原名彝,又名观善,字士斋,号退庵,明成祖永乐帝为其改为现名。广东新会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任浔州府贵县教谕,考满后入京,预修《永乐大典》,凡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