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五卷。旧题南宋刘渊所撰。刘渊,平水(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平不详。此书写成或刊刻于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因而书名冠以“壬子”。此书今已不存,宋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沿用是书韵目,并有简略说明,使我们对其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一)分一百零七韵,基本按《礼部韵略》同用例归并而成。《古今韵会举要》卷一韵目后案语云:“旧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然旧韵所定,不无可议,如支脂之、佳皆、山删、先仙、覃谈,本同一音而误加厘析;如东冬、鱼虞、清青,至隔韵而不相通。近平水刘氏《壬子新刊韵》始并通用之类以省重复。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三十韵,去声三十韵,入声一十七韵(共一百零七韵)。”(二)增加了一些字,与《增韵》所增不尽相同。元代阴时夫编了一部按韵编排的类书《韵府群玉》,分一百零六韵。刘渊书上声“迥”韵独用,“拯”与“等”通用,阴书则把“迥”并入“拯”“等”韵,较刘渊书少了一韵。这就是清代《佩文韵府》、《佩文诗韵》等所本,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诗韵”,或称之为“平水韵”。清钱大昕曾见过一部元刊《平水韵略》,金平水书籍王文郁编,亦分一百零六韵,与《韵府群玉》同。书前有许古金正大六年(1229年)序,可证此书比刘渊书至少早二十三年。因此,钱氏认为刘渊只是刊书者,并非著书之人(《十驾斋养新录》卷五)。案,许古序云:“近平水书籍王文郁携新韵见颐庵老人,曰:‘稔闻先礼部韵,或讥其严且简。今私韵岁久,又无善本,文郁累年留意,随方见学士大夫,精加校雠,又少添注语,既详且当,不远数百里敬求韵引。’仆尝披览,贵于旧本远矣。”说明王文郁亦仅是对“私韵”“精加校雠,又少添注语”而已,那么“私韵”为何人所创,“旧本”复何所指,均不得而知。因此,“平水韵”何以得名,何人并韵,已难以确知。《平水韵略》又称《新刊韵略》、《平水新刊韵略》,五卷,《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昭文张氏有此书,系元大德刊本。又有金正大己丑(1229年)初刊本。案北京图书馆藏有清钞本。钱大昕《潜研堂集》三十六有与谢方伯论平水韵书。

猜你喜欢

  • 抑庵集

    十三卷。《后集》三十七卷。明王直(1379-1462)撰。王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修撰,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间,拜吏部尚书。天顺初,以老疾乞休。卒谥文端。事

  • 增订周易本义补

    不分卷。清苏了心撰《周易本义补》,刘祈谷增订。祈谷字俶载,生平籍贯不详。自署居于洮村。刘氏序中称:苏氏之书有讲之未详者,有极当而与制举未合者,故为之增订。苏氏取之衷旨,间参蒙引,易尚本义。刘氏删其不合

  • 易小帖

    五卷。清毛奇龄说《易》之语,由其门人编次成书。毛奇龄所著的经解,只有《仲氏易》和《春秋传》两种是他亲自编写,其余均出自他的门人之手,因此其中加入了门人之语。此小帖共有143条,全讲《易》之杂说,与《仲

  • 春秋传义

    十二卷。清姜国伊(详见《周易古本撰》)撰。该书按《春秋》十二公的顺序,每公一卷。卷首列《春秋义说》,卷末列《春秋补义》,不入卷次。作者认为孔子秉周礼而作《春秋》,故《春秋》取义,惟在劝惩,即圣人以褒贬

  • 诗集传

    ① 二十卷。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十九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熙宁三年(1070)致书王安石,激烈批评新法。后历任御史中丞,尚书侍郎等职

  • 关中丛书

    八集,五十四种,二百零八卷。民国宋联奎编。宋联奎,陕西西安人。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认为东南各省,或一省,或一郡一县都有郡邑丛书,而陕西尚无,于是延请宋联奎主持编纂。是书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凡乡贤

  • 留溪外传

    十八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记载明末清初之事,分为忠义、孝友、理学、隐逸、廉能、义侠、游艺、苦节、节烈、贞孝、闺德、神仙、缁流十三部。立传人物事迹,多为传主亲友或本人选送,如本书卷首就有一则

  • 盘谷集

    三卷。清释智朴(生卒年未详)撰。释智朴号拙庵,江苏徐州人。居盘山四十余年。当时盛流,如朱竹垞、王渔洋、宋牧仲,皆与订交,尺牍往还无虚月,所著《盘山志》,详略有法。此集为乾隆时命翰苑诸臣重为编定。前集二

  • 八指头陀诗集

    十卷。清代释敬安(1851-1912)撰。敬安,俗姓黄,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幼年父母双亡。同治七年(1868)投湘阴法华寺出家,拜东林长老为师。于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学禅守戒,遍

  • 礼经会元

    四卷。宋叶时撰。叶时生卒年不详,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间(1184)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任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