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声类表

声类表

九卷。清戴震撰。戴氏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部,而为之表。“每类中各详其开口合口、内转外转、重声轻声,呼等之绵琐,今音古音之转移,纲领既张,纤悉毕举,彼此相配,四声一贯,所以补前人所未为而厘之就绪者也。按东原师江慎修之论亭林也,曰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少,而慎修与东原则考古审音均诣其极。东原极精心神解,更集诸家之成”(《郑堂读书记》卷十四)。戴氏所分九类二十部是:(一)①阿(歌戈麻)、②乌(鱼虞模)、③垩(铎);(二)④膺(蒸登)、⑤噫(之咍)、⑥亿(职德);(三)⑦翁(东冬钟江)、⑧讴(龙侯幽)、⑨屋(屋沃烛觉);(四)⑩央(阳唐)、⑾夭(萧宵肴豪)、⑿约(药);(五)⒀婴(庚耕清青)、⒁娃(支佳)、⒂戹(陌麦昔锡);(六)⒃殷(真谆臻文欣魂痕)、⒄衣(脂微齐皆灰)、⒅乙(质术栉物迄没);(七)⒆安(元寒桓删山先仙)、⒇霭(祭泰夫废)、(21)遏(月曷未黠鎋屑;(八)(22)音(侵盐添)、(23)邑(缉);(九)(24)醃(覃谈咸衔严凡)、(25)(合盍叶帖业洽狎乏)。戴氏确定的韵目都是影母字。所分各类是按发音特点划分的:第一到第五类的阳声韵是收〔-η〕的(第一类“阿”不合),第六第七两类是收〔-n〕的,第八第九两类是收〔m〕的。每类中的各韵基本是阳阴入相配的。阴、阳名目戴氏还没有提出,直到孔广森才正式以阴、阳称呼这两类韵。戴氏称阴声韵为旧无入之韵,称阳声韵为旧有入之韵。戴氏又用音理来说明声韵通转之法,谓正转之法有三,一为转而不出其类者,一为相配互转,一为联贯递转,谓当“以正转知其相配及次序,而不以旁转惑之。以正转之同入相配,定其分合,而不徒恃古人用韵为证”。戴氏分韵的特点是入声韵独立。顾氏段氏皆采用阴阳两分,他们依照先秦韵文做客观归纳,认为职觉药屋铎锡六部(中古收-k的入声韵)与相应的阴声韵相押相谐,所以归入阴声。江永把入声另分八部,主张数韵共一入,这是阴阳入三分的先河。戴震第一次把入声完全独立出来,他的每一大类都包括阳声、阴声、入声。戴氏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他于考古之外,复重视审音,根据语音的系统性进行判断。在阴阳入的搭配上,戴氏把“歌”部看成阳声、把“祭”“泰”“夬”“废”四韵看成阴声是不对的。“祭”“泰”“夬”“废”在《广韵》中是去声韵,但在先秦文献中,这四韵字与入声月曷末等韵字关系密切,所以应如王念孙那样,把这四韵与月曷末等合为一部;如采用三分法,就应如黄侃那样,归入入声韵。戴氏分韵似密而实疏,他曾说:“若入声附而不列,则十六部。”段氏第三、第四两部他仍从江氏合为讴部;段氏第十二、第十三两部他亦从江氏合为殷部。江氏幽宵分部的意见他也没有接受。段氏的第十五部,戴氏分为衣、霭两部,使祭泰夬废独立,这是戴氏的贡献。《声类表》有乾隆丁卯(1747年)、己亥(1779年)刊本,民国十二年(1923年)渭南严氏刊本。

猜你喜欢

  • 直道编

    八卷。明陈怡编。陈怡,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平仕履不详。其祖父陈祚,字永锡,永乐进士,授河南布政司参议,因事落职。洪熙初年,起为监察御史,终于福建按察司佥事。陈祚在诸官任内,很有清直之声。为旌扬其祖的

  • 松陵集

    十卷。唐皮日休(约834-约883)、陆龟蒙(?-约881)等唱和之诗。皮日休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

  • 通纪直解

    十六卷。明张嘉和撰。嘉和履历不详。此书叙述从明洪武到天启年间,都是按年编写,是为正编。从十五卷以下是续编,主要是记述崇祯朝的大臣事迹。书前为本纪,名臣之传附后,其中有关时事、大臣奏疏,如杨涟诸公二十四

  • 春秋左传辨章

    三十卷。清牟昌衡(1773-?)撰。昌衡字午桥,栖霞(今属山东省)人。此书前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牟昌衡自序,篇目下又有牟昌衡题记。此书起惠公之元妃孟子,止故韩魏反而丧之,共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

  • 两岸集

    八卷。明朱廷立(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通山(今湖北东南)人。其生平详见《盐政志》条。此集共八卷。诗四卷,文四卷。其门人兵部尚书刘体乾撰《墓志》,称其学出于姚江,而挤之者复出自姚江之流。今其文集内推

  • 姑苏志

    六十卷。林世远修,王鏊纂。世远,广东四会县人,弘治十五年,以监察御史升任苏州知府。鏊字济之,吴县人。成化时乡会殿试皆第一,连中三元,历官至国史副总裁、吏部右侍郎。告归后知府林世远礼聘为府志总纂。姑苏为

  • 周易消息

    十四卷。清纪磊撰。纪磊字位三,号三斋。乌程人。作者研究三十年,此书是其代表之作。卷首为凡例及卦图,卷二至十四则依经传次序作注。大体用王弼本。又参用郑玄本,把文言放在系辞后说卦前。作者认为,杂卦为文王所

  • 小万卷斋文稿

    二十四卷。清朱存(生平籍里见《小万卷斋诗稿》条。)撰。此文稿内容,卷一、辑赋《圣驾临雍赋》等十一篇;卷二、辑释《释汭》等七篇、解《既济东邻解》等六篇;卷三、辑解《毛诗用韵脂微有通真文解》等二十六篇;卷

  • 四书通

    二十六卷。元胡炳文(生卒年不详)撰。胡炳文字仲虎,人称云峰先生,元理学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曾任明经书院山长,兰溪州学正。其学以朱熹为宗,又精通《易》学,著有《四书通》、《周易本义通释》、《书

  • 绝句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