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奇字韵

奇字韵

五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时充经筵讲官,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谪居多暇,博览群书,好学穷理,记诵之广,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著作达一百多种,辑为《升庵集》、《丹铅总录》。其小学论著有《奇字韵》、《古音骈字》、《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石鼓文音释》、《经子难字》、《古音猎要》、《古文韵语》、《金石古文》、《六书索隐》等。此书所谓“奇字”,指“字体之稍异者”。把一些稍异于正体的字收集起来,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加以编排,故名《奇字韵》。《四库提要》认为此书有以下主要缺点:一是“奇字”没有界定,本应限于“非六书偏旁所可推者”,却把“”(同“静女其姝”的“姝”)、“”(同“克岐克嶷”的“嶷”)、“源”(同“源源而来”的“源”)等算作奇字,“虽与今经文异,而皆有六书偏旁可求,则正体而非奇字”;二是收罗不备,若把“”、“”、“謜”之类视为奇字,则“此类甚多”,“此书所载,殊不及十之二三”;三是以假借字为奇字,如“岷”之作“汶”、“祷”之作“裯”,“尤属不伦”;四是所收奇字之下,只注正字,或不具其所本,或“不溯其所始”,征引甚少;五是某正体有数个奇字者,只举其一,未列其二,“阙佚又不可枚举”。《四库提要》归结说:“盖慎充于腹笥,特就所记忆者录之,故于诸书不暇详考;然于秦汉载籍,亦已十得三四。讲六书者,去其疵而录其醇,或亦不无所助焉。”是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有《函海》本(乾隆本,道光本、光绪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白石野稿

    十七卷。明林魁(约1517前后在世)撰。林魁,字廷元,号白石山人,龙溪(今福建龙溪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户部郎中,官至云南兵备副使。著有《白石野稿》。是稿凡十七卷。其中赋

  • 弈律

    一卷。明王思任(1574-1646)撰。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任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王思任为礼部右侍郎,后进尚书。居绍兴,城破绝食

  • 画史会要

    五卷。明朱谋垔(生平详见《书史会要续编》)撰。朱谋垔曾续陶宗仪《书史会要》,于是联想及画,便采上古至明能画之人姓名及事迹,而作《画史会要》。书仿陶宗仪之体例,所以名也仿其而起。《书史会要》是止于元代,

  • 坤舆图说

    二卷。清南怀仁撰。南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宫钦天监监正。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洲,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大体

  • 无锡县志

    四十二卷。清徐永言修,严绳孙、秦松龄纂。严绳孙,字荪友,江苏无锡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博学鸿儒荐召试,授翰林检讨,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与秀水朱彝尊、吴江潘耒、富平李因齐称四布衣。参于修纂《

  • 因园集

    十三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颇为朱彝尊等所引重,官至右春坊右赞善。赵执信少颖慧,

  • 净心诫观法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净心诫观法》一书,道宣作于隋州与唐寺,由弟子泰山,灵严寺僧人慈忍刊行于世。全书共有文三十篇,第一篇为释名,第二篇为序宗,第三篇为五停,第四

  • 四家诗钞

    二十八卷。清王企埥(生卒年不详)编。王企埥字苾远,雄县(今河北保定)人。康熙进士,官至江西巡抚。著有《四家诗钞》。此集选录清初郭棻、杨思圣、庞垲、纪炅等四家诗歌,分别为郭棻《学源堂集》六卷,杨思圣《旦

  • 周易示儿录

    三卷,清沈绍勋撰。此书是作者为其子写的周易教科书,故所论易学有关问题十分广泛。书分三篇。上篇十五章,论成卦之理,从宋人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先天后天河洛之说到汉人的世应、归游、互卦之学皆有论述。中篇分十五

  • 临湘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恩荣等修,朱俊彦等纂。恩荣,长白人,曾任临湘县知县。朱俊彦,湘潭人,教谕。临湘,后唐始设县,邑志则创修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曾重修县志。此志则续康熙志,为第三次纂修。《临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