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女红余艺

女红余艺

一卷。清毛秀惠撰。毛秀惠,生卒年不详,字山辉,江苏太仓人,画家、诸生王愫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善长诗词,尤工山水画。著有词集《女红余艺》。并有其诗《戽水谣》一首云:绿扬深沉塘水浅,辘车声满疆圳。倒挽河流上陇飞,渴乌衔尾回环转。今夏旱久农心劳,西风刮地黄尘高。原来进裂龟兆圻,引水灌之如沃焦。男妇足茧更流血,鞭牛日夜牛蹄脱。田中黄秧料难活,村村尽呼力已竭。此书有乾隆十六年(1751)受日堂刻本。附于其夫王愫《朴庐诗稿》之后,名为《毛儒人诗》,内存诗二十二首,书后有其夫王愫和诗人沈德潜所作跋语。

猜你喜欢

  • 尚书约旨

    一卷。清黄惟恭撰。黄惟恭字偶庄,安徽六安人。此书卷首有杨怿曾、梅冲、廖大闻三人之序。书中每篇各自为说,且不分今、古文。对于《尚书》中的《太甲》、《盘庚》、《说命》、《泰誓》,过去都分为三篇的,黄惟恭都

  • 左传附注

    五卷。陆粲(1494-1551)撰。陆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经学家。嘉靖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挺劲敢言。曾因争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不久又因草疏论张璁、桂萼,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

  • 三略直解

    三卷。明刘寅撰。刘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其所注之书皆名《直解》,《尉缭子直解》已著录,此又其所注书之一种。今本《三略直解》分上、中、下三卷。卷上首有一段文字叙《三略》作者及授受源流,谓《三略》本太公书,

  • 夏时考

    一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汇占,无锡人,乾隆举人;闭户穷经,兼深音学;以叶韵为非,以为韵有古今,无所用叶。著有此书及《韵准》。是书共六卷,为读《夏小正》考定十二月之节候,读《尧典》考定四时

  • 白房杂述

    三卷。《杂兴》三卷。《续集备遗》一卷。明朱衮(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朱衮,字子文。湖广永州(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拜监察御史。因违逆刘瑾

  • 华阳文集

    十二卷。明宋仪望(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见《华阳馆文集》条。此集皆其杂文,卷数相合,是宋仪望的原本。惟许宗鲁、张献翼诸人所作诗集序,皆附录集末,未喻何故,或装辑者误欤。然重编之本,仅有诗五卷

  • 潘刻五种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 集仙传

    十五卷。无名氏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录《集仙传》十二卷,题“曾慥撰”,称其书记述岑道愿以下一百六十二人,今《说郛》中载有其文,虽非完帙,但可知与此本《集仙传》体例迥别,说明此本《集仙传》非曾慥所

  • 禹贡备遗

    二卷。明胡瓒撰。胡瓒字伯玉,安徽桐城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书首有胡瓒题辞。此书本诸其父胡效才的《禹贡遗编》,又参考了彭灿的《禹贡简备》,所以本书名为“备遗”。胡效才字用甫,为明嘉靖年间进

  •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