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书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近代学者只能一并辑其佚文。① 一卷。清黄奭(其生平不详)辑。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颜氏家训》、《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五经文字》、《毛诗名物抄》、《汉书音义》、《广韵》、《集韵》等。考《颜氏家训》引《字书》“即旄邱之旄也”,知《字书》当为六朝间的人所作。从群籍所引诸条来看,如“玑,小珠也”、“俎,肉几也”,“盼,美目也,目黑白分也”等等,其训诂最精,实乃六朝字书之善者,非《字统》可比。是书今有《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本。② 二卷。近代龙璋(其生平未详)辑。龙璋攸县(今属湖南)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梁顾野王《玉篇》、皇侃《论语疏》,隋萧该《汉书音义》,虞世南《北堂书抄》、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参《五经文字》、宋李昉《太平御览》、孙奭《孟子音义》、陈彭年《广韵》、乐史《太平寰宇记》、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希麟《一切经音义续》、金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元胡三省《通鉴注》等。依《说文》部首编次而成,虽未能尽复旧观,然皆足以资钻仰。是书有龙氏排印本,即《小学搜佚》(上编)本。

猜你喜欢

  • 尚书考疑

    一卷。清凌鸣喈撰。凌鸣喈字觉甫,号泊斋,浙江乌程人,以进士官兵部郎中。本书始于《虞书》,而在“禋于六宗”以下即阙,可能现存本书为未完稿。本书为凌鸣喈对《尚书》中一些有疑点的问题进行的考证。其中对《虞书

  • 赋苑

    八卷。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蔡绍襄序,但称曰李君,不著岁月。凡例称甲午岁始辑,亦不著年号。考其版式,是明代万历以后编成,收录各朝代赋体文。所录诸赋,始于先秦荀况,终于隋萧皇后,以时代为编次。大抵多取之《

  • 何氏语林

    三十卷。明何良俊(详见《四友斋丛说》)撰。此书承袭晋人裴启《语林》之名,而体例、门目也完全仿效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搜罗了两汉至元代正史所列,传记所存的士大夫的言谈举止、轶闻琐事,共二千七百余事,精心

  • 读史吟评

    一卷,清黄鹏扬撰。鹏扬字远公,晋江人(今属福建省泉州市),顺治十四年(1657)考中举人,尝官知县,著有《史评辨正》。《读史吟详》杂咏史事,每首诗后再附以作者的论断,在体例上略如元代宋无《啽呓集》,但

  • 五公山人集

    十四卷。清王余祐(1615-1684)撰。王余祐,本姓宓,先世为王氏。字介祺、申之,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明诸生。少时受知于桐城左光斗,故喜谈气节,其学则师从容城孙奇逢、定兴杜越,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 易旨一览

    四卷。明蒋时雍撰。蒋时雍字绳武,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此书重文字训诂,是乡村私塾用来启蒙的课本。《四库全书总目》曾据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存目。

  • 己宽堂集

    四卷。明陈鎏(1508-1581)撰。陈鎏,字子兼,号雨泉,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郊)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陈鎏善书法,与祝允明、文璧先后各成一家。本集所载诗,自嘉靖壬辰(15

  • 秋树读书楼遗集

    十六卷。清史善长撰。生卒年未详。史善长字仲文,一字诵芬,号赤崖,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时沈德潜主持坛坫者数十年,于是长洲一派,天下推为正宗。王昶为德潜弟子,故所主者皆唐音。史善长虽从王昶受诗法,而七古

  • 钦定礼记义疏

    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奉敕撰。是书为《三礼义疏》之第三部。经文四十九篇,厘定为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其诠释七例亦与《周官义疏》相同。此《义疏》广采说《礼》诸家,于郊社、乐舞、裘冕、车旗、尊彝、圭鬯、燕饮

  • 黔江县志

    五卷首一卷,清张九章修,陈藩垣、陶祖谦等纂。张九章,山西平定人,进士,曾任黔江县知县。黔江县志清初始于柴、孙待桂、郑愈,康熙二十二年(1683)王尔鉴续修之,嘉庆十七年(1812)邑人李祖培再修。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