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四六话

宋四六话

十二卷。清彭元瑞(1731-1803)编。彭元瑞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赠太子太保,与纪昀齐名,同为乾隆时名臣。著有《经进稿》及《恩余堂稿》等。彭氏在遍览宋代典籍文献时,认为其骈文“议论流利,属对精切,爱不释手”,因而广收博辑、参照宋代文献典籍共一百六十九种,上起太祖建隆元年开国,下迄南宋灭亡319年间,凡有关的宋人骈体文,遍加捃采,尽录之。此书收入制诏、表、启、赋、檄、露布、判、设论、祝文、青词、道场疏、开堂疏、乐语、上梁文、杂文、散语、摘句、谐谈等共八百二十九篇(则)。以“揽各体之精华、存一朝之典故”(《歙人曹振镛序》)。此集不仅记载了不少有关宋代的朝政、外交、战事、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史实,而且每于所录文章之后必详注原文出处,基本保存了宋代文献典籍的全貌,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又是一部骈文总集。据曹振镛序称:“海内奉为圭臬者廿有余年”,足见其影响。该书最早刊行于嘉庆癸亥(1803)年南昌彭氏定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歙人(今安徽歙县)曹振镛补之,成二十四卷。录入《海山仙馆丛书》,现存于世。

猜你喜欢

  • 寓简

    十卷。南宋沈作喆(生卒年不详)撰。沈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今属浙江)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及第。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据书中所叙,当宋金和议初成之时,赐诸将田宅,沈作喆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

  • 留都武学志

    五卷。明徐伯征撰。徐伯征,字孺台,浙江海宁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天启三年(1623)任南京武学教授,后官至扬州府知府。本书乃作者任南京武学教授时所撰,记南京武学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

  • 大学讲义

    萧隐公撰。隐公原名炎,后称隐公,广东梅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大学》,因操方言,听众不多,乃著此书。卷首附开讲通告,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大意以为《大学》之道一

  • 读书一得

    四卷。明黄训(详见《名臣经济录》条)撰。黄训喜读书,每读一书,即从中摘取一两件事,论证其是非,积久而成一帙,共四卷,一百九十三条,也有一书中摘取数条的。虽于每条之首各题为“读某书”,但绝非序录、题跋之

  • 谦斋文录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

  • 重游岳麓记

    一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参见《登天岳山记》条。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八日,李元度与罗研生,郭意诚、张力臣重游岳麓作此记。此山为衡岳之麓,峙长沙湘江西岸,以书院而著名。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旧为

  • 渔洋诗集

    二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为王士祯诗集。凡二十二卷。王十祯诗集原有《落笺堂诗》、《阮亭诗》、《过江集》、《白门前集》、《白门后集

  • 蠡勺编

    四十卷。清凌扬藻(1760-1845)撰。凌扬藻字誉钊,号药洲,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乾隆时诸生,一生长于考证,为巡抚朱珪所赏识。著有《岭海诗钞》、《海雅堂诗文集》、《四书纪疑录》、《柱楣蕝记》、

  • 疑雨集

    四卷。明王彦泓(?-1642年)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

  • 易象图说

    六卷。元张理(详见《大易象数钩深图》)撰。此书分内外两篇,篇各三卷。内篇有《本图书》、《原卦画》、《明蓍策》三卷;外篇有《象数》、《卦爻》、《度数》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该书“于元会运世之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