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家诗
四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谓“四家”:一为施枢《渔隐横舟稿》,一为徐集孙《竹所吟稿》,一为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诗选》,一为敖陶《孙臞翁诗集》。不解何以取此四家,配为一集之意。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编为一册。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四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谓“四家”:一为施枢《渔隐横舟稿》,一为徐集孙《竹所吟稿》,一为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诗选》,一为敖陶《孙臞翁诗集》。不解何以取此四家,配为一集之意。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编为一册。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又名《新疆图志黄册》。一百十六卷,首一卷。清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袁大化字行南,安徽涡阳县人,宣统二年任新疆巡抚。王树楠详见民国《河北通志稿》。袁大化巡新疆后,乃开局修纂,王树楠总其事,道员王学会集其
一卷。明马生龙撰。马生龙,三湘人。《江宁府志》艺文中,罗列关于金陵事实诸书不下数十种,但不载此书,故知此书者较罕见。是书所纪多为明洪武建都事,至明中叶流寓金陵者。其中载筑京城用石灰秫米粥固其墙。又载宫
七卷。清吴大廷(1825-1878)撰。吴大廷字桐云,别号小酉腴山馆主人。湖南沅陵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法道及台湾道。曾著有《小酉腴山馆诗文钞》、《读易随笔》、《读书随笔》、《孝经古今文辑论》诸书
八卷。清李澄中(1629-1700)撰。李澄中,字谓清,号雷田,又号渔村,山东诸城人。少年聪颖,弱冠为诸生,每试必冠。康熙十八年(1679)试中“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又充《明史》纂修官,历充云
二十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乃李锡书晚年所作。认为前儒言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群儒之大成,四书乃圣人之大成,集注章句乃朱子之大成。故是书以“大成”为名。首载朱子年谱,尊朱注,不载朱子
十卷,清单此藩修,陈廷藩、蒋学元纂。单此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恩监,官知县。陈廷藩,广西北流人,副贡生,官县教渝。蒋学元,本县人。旧志始于明嘉靖间周应禄,后一百八十余年间政治人文,向皆吏人钞录
八卷。明蔡汝楠(1514-?)撰。汝楠字子木,号白石,德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侍郎。除此书外,还著有《自知堂集》、《武夷游咏》。史书称他为官期间曾以忧归,聚诸生石鼓书院,讲求经义,此书即当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残本》四卷,《难经校订》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姚凯元字子湘,号雪子,归安(今属四川省)人。曾官光禄寺署正。其先祖为礼部尚书。此书今仅存卷三至卷六,称为残本。姚氏此书援引皇甫
一卷。明瞿九思撰。九思字睿夫,号慕川,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为知县张维翰诬,谪戍塞下。张居正援救,获释。后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卒年七十一。该书多为牵强附会之谈,如以《春秋
四卷。清刘岳云撰。刘岳云,江苏宝应人。光绪进士。官户部主事,江西司员外郎。是书为光绪中刘岳云任官户部时所作。书前有其自序和王文韶序。是书依据各该管所造之册,将部库出入及各省出入的数字列出总表,并附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