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砚斋诗词集

宝砚斋诗词集

五卷。清潘文熊(约1892前后在世)撰。潘文熊字质文,号幼南,江苏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刑部主事,改选扬州府学教授。本书为潘文熊遗集,卷一为《拙余吟稿》,卷二为《宝砚斋诗稿》,卷三为《易安吟稿》,卷四为《瘦石吟稿》卷五为词,亦以“拙余”,“易安”,“瘦石”名之。潘文熊古文宗法欧阳修、曾巩,诗诸体咸工。其诗气真体静,极清空淡荡之致,而五言尤胜。集中如《南冷消夏诗》五首,有“出处各有命,怀抱此丹心。道以自然贵,素位有余欢”句,闲适澹远,有陶、韦之遗韵。又云:“帝王法天道,德化运无迹。煦仁子义为,只觉怀抱窄。”则是于诗中谈王权德化的政治内容,有说理色彩。《维扬怀古》绝句云:“寂寂萧声明月夜,渡头只听上寒潮。”意境清幽可感。而《题石谷留耕图小影》云:“白首还家无长物,砚田贻后是心田。”借古事以伸今情,不啻自抒胸臆。邵松年序称,潘文熊品洁行芳,学问深邃,所为诗词,无不从性情中流出,洵非阿私所好。是书有常熟潘氏铅印本。

猜你喜欢

  • 荡平发逆图说

    见《平定粤匪纪略》。

  • 拙斋集

    一卷。清李远(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李远字君宏,益都(今山东胶州)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工诗,好为近体,吐属恬雅。著有《拙斋集》。是集皆五、七言近体。诗风清雅。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禹贡拣注

    二卷。清萧光远撰。萧光远字吉堂,遵义(今属贵州省)人。本书上卷为《山水汇钞》,下卷为《各州总论》,大抵以胡渭的《禹贡锥指》为主,同时参考《水经注》和马俊良所绘的《锥指》四十八图,拣择旧注,推阐确解,订

  • 太极会通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

  • 审定风雅遗音

    二卷。清史荣(生卒年不详)撰,清纪昀(1724-1805)审定。荣一名阙文,字汉桓,又字雪汀,自号雪汀老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诸生。工诗,善书法。喜读注疏,精于小学。治学不阿附前人之说。著有《风

  • 禹贡注节读

    一卷。清马俊良撰。马俊良为广东石门(今湖南省石门县)人,清中叶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节取胡渭的《禹贡锥指》而成。马俊良因《禹贡锥指》被取入《钦定书经传说》中,便节其要语以为读本。钦定所未采录

  • 学易记

    ①九卷。元李简撰。李简,《宋元学案》列《伊川续传内》,称字蒙斋,信都(今河北枣强东北)人,不知何据,四库馆臣谓:“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此大误。李简《序

  • 谭樵海集

    六卷。附《幽谷集》一卷,《霜岩集》一卷。明谭宝焕(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宝焕,号樵海,江西乐安人。生卒年不详。少好讲学,为文多涉理趣。著有《性理吟》。《谭樵海集》收文三卷,诗三卷。其诗亦沿《击壤集

  • 见山楼诗文集

    清杨素蕴(?-1689)撰。杨素蕴,字筠湄,一字退庵,宜君(陕西宜君)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任直隶东湖知县,升四川道御史,官至安徽、湖广巡抚。著有《见山楼诗文集》、《抚皖纪略》、《西台奏议》(

  • 开方说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