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宪世编

宪世编

六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唐鹤征字文卿,号凝庵,武进(江苏常州)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等职。后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他自九流百家,天文地理,无不精究。其学源于王守仁之学,属于南中王门,但又不尽同于王学。他提出“乾元(气)生三子”论,即乾元生天、人、地,否定了“天能生人”的传统说法。又认为“心”不过是五脏之心,舍五脏之外无心,心是容纳“性”的宅所。强调知不能离开行,没有行等于没有知。著作较多,有《南游稿》、《皇明辅世编》、《太常遗书》、《周易象义》、《武进县志》等。此书为阐发心性之学而作。首列孔子、颜子、仲弓、子贡、曾子、子思、孟子,次列周敦颉、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杨时、朱熹、张栻,再次列陆九渊、杨简、薛瑄、陈献章、王守仁、王艮、罗洪先、唐顺之、罗洪芳、王时槐等,各述其言行而论之。其书的大旨是牵朱就陆,合朱熹和陆九渊两派而为一。

猜你喜欢

  • 扬州水道记

    四卷。刘文淇撰。刘文淇,字孟瞻,江苏仪征人。父锡瑜,以医名世。文淇孝养承志,能得观心。稍长即精研古籍,贯串群经。其据《左传》、《吴越春秋》、《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诸书,谓唐宋以前,扬州地势南高北下

  • 论语解义

    二十卷。清凌鸣喈撰。鸣喈有《尚书考疑》已著录。是书排斥杂说,是为激烈。对两汉儒生的恪守师说大加赞同。而对宋代理学,尤其是《四书集注》大加贬斥,认为其侮圣毁贤。四书中多用汉注,参考皇疏。有先下己意再以旧

  • 籀膏遗文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孙诒让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今浙江省)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刑部主事,引疾归。后穷经著书四十年,光绪间吏部尚书张百熙,两湖总督张之洞推荐均不出。晚年在

  • 龙舟会

    一卷。明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与兄介之同举于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晚年筑土室于石船山,学者称为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

  • 田间易学

    十二卷。清钱澄之(1612-1694)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钦光,自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家世学易,明诸生,又曾经问道于黄道周。初撰一书,名为《易见》,因其避兵于闽地,失掉原本,后追忆其意撰一编,名为

  • 峇■山人集

    清谢乃实(约1703年前后在世)撰。谢乃实,字华函,福山(今山东登州)人,福山有峇山,因自号峇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兴宁知县。谢乃实工诗词,著有《峇山人集》。本集不分卷数

  • 夏小正疏义

    四卷(附《释音》《异字记》)。清洪震煊(1770-1815)撰。洪震煊,字檆堂,洪颐煊弟、拔贡生,精于经学。是书以传文为主,实事求是,不敢妄改传意,深合疏家体例。依其自序所云,是书“解必衷诸古训,说或

  • 矶园稗史

    三卷。明孙继芳撰。孙继芳字世贞,湖广华容(今湖北华容)人。生卒年不详,明正德辛未(1511)进士,曾官刑部主事、兵部员外、云南提学副使。该书为笔记体文,所记少数几条为明初之事,多为正德、嘉靖两朝之朝野

  • 残本元人杂剧选三十种

    三十卷。编者姓名不详。书前有署名“息机子”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的一篇序文,惜已漫涣。息机子或即编者。根据目录,本书共收杂剧三十种,其中元人杂剧二十七种,明人杂剧三种。元杂剧存留的是:马致远的《

  • 明亡述略

    二卷。清锁绿山人撰。锁绿山人真实姓名事迹及生卒年月均不详。《明亡述略》记明季亡国史实,首卷述崇祯帝及辅臣周延儒、温体仁事。又述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孙传庭、蔡懋德、周遇吉、秦良玉等围剿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