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心斋札记

小心斋札记

十六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同弟顾允成和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们议论朝政得失,品评人物优劣,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其学推崇程朱,主性善论。著有《泾皋藏稿》、《顾端文公遗书》等。此书为读书和答门人问学的笔记。始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止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按年编次。作者在书中认为,性即理,是说不得认“气质之性”为性。心即理,是说不得认血肉之心为心。性即太极,其知曰良知,其能曰良能。诸子百家讨论性的问题,虽然各有所得,而皆陷于一偏,就是因对性即太极认识不清。他极力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称朱子之释格物,其义甚精。而对王守仁的性无不善,故知无不善之说,则谓其言殊有斟酌。在道德修养上强调“真”,指出人须是一个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只因不真之故,便有夹带。他在书中抨击当时道学陷于功名富贵之中。因作者为东林党的首领之一,故此书的影响较大。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蔡献臣刻本,只有十二卷。又有其子顾与淳刻本,为十六卷。清康熙(1662-1722)间,其曾孙顾贞观刻《顾端文公遗书》,收入此书,作十八卷。又有光绪年刻本。

猜你喜欢

  • 龙潭山志

    八卷。清康阜撰。康阜,字筠储,湖南长沙人。龙潭山在长沙城北。麓山拱其前,如屏障。涝水从西来。左开大荡,曰苑垞,平畴交错,居人种荷最盛。右屈折盘旋绕山前,汇为浒渡,俗称水渡河。沃壤万顷,虹堤亘数十里。山

  • 中庸解

    一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是书大旨与《大学解》相同,也用三大支之说,只诂义处,名理络绎。如谓知性,则知《中庸》所自来;知道,则知《中庸》所在;知教,则知《中庸》所由成。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

  • 檗庵集

    二卷。明汪禔(约1566年前后在世)撰。汪禔字介夫,别号檗庵,安徽祁门人。生卒年不详。《江南通志》称所著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其学皆缘于礼。此集有《与胡天叙书》、《论王生》二书,《与汪子立书》

  • 吴郡志

    五十卷。宋范成大纂,宋绍熙三年(1192)修,绍定二年(1228)续修、刻本。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著作佐郎、

  • 尚书集传纂疏

    六卷。元陈栎(1252-1334)撰。栎字寿翁,晚号东阜老人,学者称定宇先生,河南新安(一说徽州休宁)人。宋元之后,隐居著书,至延璠元年(1314),年六十三时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未能参加会试,

  • 诗说活参

    二卷。清李灏(生卒年不详)撰。灏字柱父,又字沧江,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乾隆间,以生员荐举试博学鸿词科,不遇。官至永宁训导。著有《范同宗录》、《问茞堂集》及《诗说活参》。此书不载经文,仅以《诗》之篇

  • 奏议

    二卷。李颐撰。李颐,明代余干(今属江西余干县)人,字惟贞,号及泉。隆庆戊辰(1568)进士,官中书舍人,博习典故,负才名。万历(1573-1620)初擢御史,忤张居正,出知河南府,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

  • 摄生要语

    一卷。旧本题明息斋居士(其人不详)撰。此书所载,多为调摄养生之方,都是引于古旧书之文,无所论断。《四库提要》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学海类编》本。

  • 小苏潭词

    六卷。清蕉南旧史撰。蕉南旧史姓谢,字椒石,号蕉南旧史。生卒年不详,约为嘉庆、道光间人。贯藉亦不详。据该书自序云,“束发就塾,间习声诗”,稍长“巵词脞说,余情度曲”,填词“墨守姜、张、膏霑周、史”宋代四

  • 法华玄论

    十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法华玄论》详见《妙法莲华经义疏》辞条。《法华玄论》常见版本是北京刻经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