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校勘记

尔雅校勘记

六卷。附《释文校勘记》于后,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清学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生平以兴办教育、提倡学术为己任,先后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成就人材甚众。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清经解》等。精文字训诂,并及天文、历算、地理,著《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经解》、《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多种。是书勘校甚精善,为治《尔雅》者必治之书。其序有云:“《尔雅》经文之字,有不与经典合者,转写多歧之故也。有不与《说文》合者,《说文》于形得义,皆本字本义;《尔雅》释经,则假借特多,其用本字本义少也。此必治经者深思而得其意。”阮公此言,至为闳通。所校亦有罅漏,如以《释诂》“犯奢果毅胜也”之“毅”为衍文,《释草》“蘪从水生”之“生”为衍文,皆非是。是书为《十三经校勘记》之一。《十三经校勘记》附于阮刻《十三经注疏后》,该本甚便学者,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误多。另有南昌局补印原刻本、湖南翻刻本,上海坊间石印本等。

猜你喜欢

  • 蜀道驿程记

    二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记述康熙十一年(1672)王士祯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时往来所经之事。上卷自京师至成都;下卷自成都至河南新乡。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有清内府藏本、《王渔洋遗书

  • 赏奇楼吟草

    一卷。《蠹余稿》一卷。清陆瑛撰。陆瑛,生卒年不详,号素窗女史,江苏吴县人,诸生陆昶之女,诸生罗康济之妻。此书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镌刻。为《吴中十子诗钞》其中之一。卷首题有“《赏奇楼》《蠹余稿》”

  • 国文典

    一卷。近代戴克敦(生卒年不详)撰。克敦字懋哉,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此书大抵抄袭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而成,为掩饰之时时杂以他说,不伦不类,更有荒谬至极者,如谓名词分阳、阴、可阴

  • 周易参同契考异

    一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周易参同契考异》,又名《周易参同契注》。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有五代彭晓撰《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彭晓在其自序中,叙述了《参同契》作者魏伯阳其人,以及成书后

  • 圣济总录

    二百卷。宋徽宗(详见《圣济经》)敕撰。徽宗撰《圣济经》同时,又诏示天下广进医方,组织医官整理辑录,并同御府所藏,编次成书,题名《政和圣济总录》,简称《圣济总录》。此书撰写历时七年(1111一1117)

  • 西游补

    十六回。明董说(1620-1686)撰。董说字若雨,明亡后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和反清志士有联系,曾参加复社,系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也曾从黄道周学《易》。据《乾隆乌程县志

  • 竹柏山房十五种

    七十九卷。清林春溥(详见《竹书纪年补证》)撰。林氏著述贯串百家,尤精古史,是书所收多考校古史著作,如《古史纪年》、《武王克殷日记》、《灭国五十考》、《竹书纪年补证》、《孔门师弟年表》、《孟子时事年表》

  • 开有益斋金石文字记

    一卷。续一卷。清朱绪曾撰。朱绪曾(约1796-1866),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有《黑石文学跋尾》等著作。本书所录金石,上自魏曹真碑,下至清代钱文瑞书耕织图诗,共二十九种。

  • 唐月令注

    一卷。补遗,一卷。附考,一卷。唐李林甫等撰,清茆泮林辑。《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御刊定礼记月令》一卷,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刘光谦、齐光又、陆善经,修撰官史玄晏、待制官梁令瓒等注解

  • 观古堂书目

    十五种,四十六卷。叶德辉(已著录)编。所收书为《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叶德辉考订)、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二卷、明梅鷟《南雍志经籍考》二卷、明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