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尹文子

尹文子

一卷。周尹文(约前350-285)撰。关于尹文子的生平,史书记载出入很大。今《道藏》本上下二篇,云出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诠次,其序曰:“尹文子者,盖出周之尹氏,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称之,著书一篇,多所弥论”。又据班固《汉书·艺文志》、《吕氏春秋·正名篇》高诱注:“尹文,齐人,作《名书》一篇,在公孙龙前,公孙龙称之。”可见尹文与公孙龙相距时间不会很长,两者孰先孰后,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关于《尹文子》的思想,其大旨皆为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合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尹文与齐宣王论治国以赏罚为利器,则通于法家之囿也。”又《庄子·天下篇》:“宋钘、尹文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尹文也继承了墨家的学说。书中又多黄老之言,《尹文子》一书也有道家的成分,故而清人修《四库全书》时将其列入杂家之属。关于《尹文子》一书的流传情况,《七略》及《汉书·艺文志》皆著录《尹文子》一篇,而今本二篇,已不相合。宋洪迈写《容斋续笔》,在卷十四尹文子条中说:“尹文子,五卷共十九篇,其言论肤浅,多及释氏,盖晋、宋时衲人所作,非此之谓也。”晋、宋时既有伪书,则真书当已亡佚,现存之本恐亦伪书。虽然如此,由于该书自道以至于名、法,博辨宏肆,仍不失为重要学术著作。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篇》谓“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盖即指今本而言,则其年代不能晚于刘勰。可见,《尹文子》对于考校南北朝以前的作品,有重要参考价值。《尹文子》的版本很多,主要有:《别六子全书》本,《十二子》本,子汇本,绵眇阁本,明嘉靖甲辰刊五子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湖海楼丛书》本,《二十子》本,昭文张氏有宋刻本,二卷。明泰和堂刻沈调元评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复堂易贯

    无卷数。清于大鲲撰。大鲲字南溟,号复堂,直隶(今河北)河间人,乾隆间岁贡生。李达天作序谓此书“不列图象,不牵伏互,不胶先人,不列成说,推陈出新,独寻真面,缀属成文,期于言简意赅,贯通经义而止。”此书摒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

  • 东江集钞

    九卷,《别集》一卷。明沈谦(1620-1670)撰。沈谦,字去矜,浙江仁和(今杭县)人。崇祯末,杭州有“西陵十子”之称,沈谦为十子之一。所著文集数十卷,晚年亲手删汰,仅存诗文八卷,杂说一卷、名曰集钞。

  • 澄鉴堂石刻

    四卷。清张井得文与可、苏东坡所画竹,属钱泳为其摹刻题咏于石。张井字芥航,道光时为何道总督。此竹为万廉山旧藏,其子万少山献于张井。文与可所画竹,宋元人题咏者有苏轼、范纯仁、米芾、柯九思、吴仲圭、扬廉夫、

  • 姚东泉文集

    八卷。明姚镆(1465-1538)撰。姚镆,字英之(一作字东泉),号东泉,慈溪(今浙江慈溪县)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嘉靖中进左都御史,起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著有《

  • 忠穆集

    八卷。宋吕颐浩(?-1139)撰。吕颐浩,字元直,乐陵(今山东乐陵县)人。进士出身。累官为太府少卿、直龙图阁、河北转运副使,升侍制徽猷阁,都转运使。高宗时,知扬州,进户部尚书。建炎三年(1129),拜

  • 半亩园丛书

    三十种,二百五十九卷。清吴坤修(1816-1861)编。吴坤修字竹庄,江西新建人。著有《三耻斋集》。丛书所收古今著作以经世致用为其原则,如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二卷、清刘应棠《梭山农谱》三卷、宋董煟

  • 泉货汇考

    十二卷。清王锡綮编。王锡綮,详见《选青阁藏器目》条。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自序、盛襄题诗、樊彬序及凡例。末有其孙王维檏跋。书中所列,卷一为古币品;卷二、卷三为古刀品;卷四为古圆金、周正品、汉正品

  • 孔丛子

    三卷。别名《连丛》。旧题秦末儒生孔鲋撰,其生卒年不详。孔鲋字子鱼。《汉书·艺文志》作孔甲,或曰甲为鲋字。孔子八世孙。魏相子顺之子。秦并六国,召鲋为鲁国文通君少傅。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议令焚书,孔鲋怕

  • 六书索隐

    五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自序谓:“取《说文》所遗,汇萃成编。以古文籀书为主,若小篆则旧籍已著,予得而略。”然而其中所载古文籀书,实多略而未备。如首卷东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