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悔少集

悔少集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规格不符而被黜。后十二年,依例待选县令,应诏入都,行至天津而中途折返,不数年即溘然谢世。其诗歌内容最突出的是模山范水,描写风景,尤以刻画杭州自然景色为著。其篇什之多,范围之广,为历代写及杭州风景的诗人所不及。平生治学侧重宋代文化研究,曾著《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绝妙好词笺》等书。其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宗宋,具体表现在一是专学宋代诗人,而且所学尽为小家;二是好用宋代典故,并且所用多为僻典,在宗宋的道路上发展到了极端。从总体上看,厉鹗诗歌格局较小,境界幽远,但在当时的诗坛上确乎能够因狭出奇,拔戟自成一队。厉鹗填词也同样宗法宋人,主要是南宋的姜夔、张炎、王沂孙诸家,基本上沿袭清初浙西词派的开山祖师朱彝尊,其风格也大抵与朱彝尊相近,以清空典雅著称。厉鹗在清代诗坛和词坛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既重学问,也主空灵,特别是在写景和宗宋这两个方面都十分突出甚至发展到极端。因而最能显示清代浙派诗的特征。诗歌史上“浙派”这个名称,最早即出现在厉鹗身上。该派的主要成员有与厉鹗齐名的杭世骏、金农、以及符曾、丁敬、全祖望、吴颖芳、汪沆、吴锡麟等人,他们都接受厉鹗影响,奉之为领袖。在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历程中,厉鹗为该派在中叶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中坚人物。其文学著作有《樊榭山房全集》。还著有《辽史拾遗》。此集即《游仙诗》三百首。书名《悔少集》,取乎杨修“悔其少作”之语,以名其集。名《游仙诗》,则游思呓语,杂以感慨。汤显祖所谓事之所无,安知非情之所有者也。前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自序,则成书在其自编《樊榭山房集》之前一年,以少作未编入全集而别行,故又名《集外诗》。其诗语带烟霞,有云愁海思之遗,所谓云杂仙心者。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诗百首,为杭大宗持去,序而版行。五十二年(1713)复续二百首,藏箧衍中。乾隆二十六年(1761)其子志黼,以付鲍廷博镂版传之,而跋于后。陈鸿寿亦刻有此集。前有引云,“此集为《游仙诗》三百首,其托意不可知。闻旧有董浦先生一序,亦未之见。此本乃郡人所传抄者,亟为梓而传之。无鹗自序。卷上后有癸巳(1713)《暮春自题》及《西溪渔者自题》七绝二首。又卷下首有《续游仙诗百首自序》,则非传抄是本”,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鲍廷博刊本。

猜你喜欢

  • 联句私钞

    四卷。明毛纪(1463-1545)编。毛纪,字维之。掖县(今山东)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举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纪学识丰富,著有《密勿稿》、《辞荣稿》等,并行于世。是书前有引一篇,称昔

  • 燕山丛录

    二十二卷。明徐昌祚(约1602年前后在世)撰。徐昌祚,字伯昌,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曾为刑部官。徐昌祚因辑《太常寺志》,得以征各州县志,因采其所记,成《燕山丛录》二十二卷。这部书是作者官刑部时所作,记

  • 老子约说

    三篇。续 一篇。清纪大奎(1743-1822)撰。纪大奎,字向辰,号那慎斋。临川(今属江西临川)人。乾隆四十四己亥(1779)举人。曾任昌乐、福山、什邡等知县。撰有《老子约说》三篇,《续》一篇。清人研

  • 春秋经传集解考正

    七卷。清陈树华(1731-1801)撰。树华字芳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末年任事江西。著有《春秋内外传考证》五十一卷及《国语补音订误》等。《春秋经传集解考正》七卷,撰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

  • 中国文法讲话

    近代刘复撰。刘氏生平著述,见《中国文法通论》。是书系未完稿,据刘氏卒后讣告所载刘氏著作目录,题此书为《中国文法讲话》上卷。据刘氏自序云,是书系刘氏“应书坊之请,编辑以供高级中学生之用者。”故例句文言、

  • 朴园藏帖

    六卷。清钱泳辑(1759-1844)刻。钱泳字梅溪,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书画,善辑摹古帖以之赠与巴光诰。按巴光浩所作跋说,钱泳博雅好古,平生所见晋唐宋元墨迹极多,便仿文氏《停云馆帖》之例,择其佳品

  • 竹叶舟

    二卷。清毕魏(详见《三报恩》)撰。传奇《竹叶舟》共二十九出,由元人所撰《竹叶舟杂剧》演化而来,其故事情节由写陈季卿之事,转为铺叙晋石崇之事。石崇的故事虽以史传为据,但用虚写之法,而结局尤与史实不符。其

  • 榕阴新检

    八卷。明徐撰。字惟起,更字兴公,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不详,布衣终身。聚书数万卷,并亲自校订,以博洽闻名一时。该书主要记福建古人事迹,分孝行、忠义、贞烈、仁厚、高隐、方技、名儒、神仙八门。其意旨乃在

  • 心性书

    无卷数。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首列“心性图”,图后有论说。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附其门人黄民准、钟景星、周学心、袁邮、郭肇乾、谢锡命、湛天润所作的注和赞。霍任又著或问数十条进行阐发。盖欲仿

  • 倚山阁诗

    二卷。《淡月平芳馆词》一卷。清章华(约1910前后在世)撰。章华字曼山,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取军机章京。邮传部创立时,侍郎张百熙奏调章华掌理章奏,旋补郎中,辛亥革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