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推求师意

推求师意

二卷。明戴原礼(1324-1405)撰。戴原礼名思恭,字原礼(元礼),一字复庵,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年轻时和父亲戴垚同随名医朱震亨学医,又学医于罗知悌,医术颇精,治疗每有良效。洪武年间(1368-1398)因医名被朝廷征召为御医。治疗疗效显著,颇受朱元璋重视,任太医院使,成为最高医学官员。永乐初年(1403)以老请归,永乐三年复被征召,因其与当年的皇帝朱棣有旧交,并为其治过寄生虫病,所以“免其拜”;年底复乡,不久便离开人间,终年八十二岁。戴氏医学著作较多,撰有《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类证用药》等。此书为戴氏所遗手稿,旨在推求朱氏未尽之意,为明汪机所见,由汪氏门人陈桷校刊,取名为《推求师意》。其医学见解主要是阐发其师朱震亨的主张,在继承上多有发扬。在“阳有余阴不足论”上戴氏强调“火”的危害,认为“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势甚彰,其死甚暴”,且人身之火,除君相之外,各脏皆有。气属阳,阳主动,讷而中节,方能周流全身,循环不已,外则护己体表,内则温养脏腑百节。而气之所以能周流不息,无微不至,实有赖于肺气之不断敷布,故曰肺气主气而习治节。血属阴,阴主静,静而有守,方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约束于血脉之中。人在气交之中,常多讷而少静,气功太过,可改变生冲逆之象,阳最易滋长,阴血最易消耗。这些独到的见解,对后世治病独重血气影响很大,对后来汪机的“营卫论”亦不无影响和启发。本书世无传本,嘉靖中汪氏于歙县得其本而抄录,予以编次,并题书名。有嘉靖十三年(1534)陈桷刊《汪石山医书七种》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塞程别记

    一卷。清余宷撰。余宷字同野,山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从北京出古北口至喀尔伦一千五百余里间各地风土、气侯、山川、草木之事。为研究清初地理较为有用的参考资料。有《昭代丛书》本、《小方壶斋舆

  • 丁辛老屋集

    二十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授刑部主事。乞归后飘泊江湖。工诗,时称“秀水派”,与钱载齐名。《丁辛老屋集》二十卷,卷首至卷十七收古今体

  • 论语包氏注

    一卷。东汉包咸(生卒年未详)撰。咸字子长,会稽曲阿(今浙江绍兴)人,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承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官至大鸿胪。咸所作章句,用张禹说。然其书隋、唐《经籍志》都不著录。幸为

  • 读律心得

    三卷。清刘衡撰。刘衡,字蕴声,号帘舫,南丰人。清嘉庆副贡生。道光中官至开归陈许兵备道。有《为治问答》、《庸吏庸言》等。是书为作者任官州县时自《大清律例》中录出。其一卷为理讼撮要,二卷为通用拟断罪名及通

  • 目莲救母劝善戏文

    三卷。明郑之珍(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撰。之珍字子玉,号高石山人,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由于屡试不中,于是从此不试诸生。据卷首倪道贤序,称其至孝,自童至壮,无丝毫违父母心意。喜谈诗,宏词奥义,一于调

  • 落颿楼初稿

    四卷。清沈垚(1798-1840)撰。沈垚字敦三,号子敦,浙江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早年习说文、音韵、名物、训诂,后提倡经世之学,致力于史地研究,以优贡生赴京,代人撰书为生,与徐松、张穆友好,好讥

  • 吴氏一家稿

    十八种,八十三卷。清吴清鹏编。吴清鹏字程九,号西穀,嘉庆年间进士,由翰林历官御史、顺天府府丞。是书汇辑其父子兄弟叔侄多人诗文稿而成,以其父吴锡麒所撰最多,如《有正味斋诗集》十二卷、《有正味斋骈体文》二

  • 亭秋馆诗钞

    十卷。清许禧身(生平不详)撰。许禧身,字仲萱,浙江钱塘人(今杭州)。贵阳陈筱石之妻。清末民初文学家。工诗词,善文章,著作颇多。著有《亭秋馆词钞》四卷,于1912年出版,《亭秋馆外集》其中有《仿莲池大师

  • 全体须知

    一卷。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为有关生理学说旧译本中较早的一部。原刻于《格致须知》三集中。旧刻多已失佚。此本为瑞思义校印本。全书共六章,分别论述全身骨骼、全体诸肌、消化诸部、全身血脉、

  • 经世金书

    四卷。葡萄牙阳玛诺(详见十诫真诠)译。著有《拯世略说答客问》。《经世金书》原名《基督范》,是一部耶稣教之作。撰人有德意志人笃玛,法兰西人热而松,意大利人热尔森。汉译本不仅一种,主要名为《经世金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