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风琐录
四卷。清刘家谋撰。前两卷大体以闽方音考证古音,如谓娘、日、泥三母字偏旁多相谐,与其后章炳麟“娘日二纽归泥”说相合。又谓闽方音无轻唇音,无舌上音,与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说一致。后两卷训释闽方言词语,先列通语,后列闽语,征引群书疏证,间或论及音义,订正字形。有民国十五年(1926年)上海仓圣明智大学编印本。
四卷。清刘家谋撰。前两卷大体以闽方音考证古音,如谓娘、日、泥三母字偏旁多相谐,与其后章炳麟“娘日二纽归泥”说相合。又谓闽方音无轻唇音,无舌上音,与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说一致。后两卷训释闽方言词语,先列通语,后列闽语,征引群书疏证,间或论及音义,订正字形。有民国十五年(1926年)上海仓圣明智大学编印本。
见《证治准绳》。
十二卷,首一卷。清李垒纂修。李垒,邑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曾任湖北通城县知县。金乡县志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县令沈渊重修后,乾隆间又重修一次,其后近百未有续修者。在此期间,社会、风俗、经济
①八卷。清李蕃修,范廷凤纂。李蕃字锡征,号懒庵,四川通江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黄县知县。著有《雪鸿堂文集》。黄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此志为三修。李蕃莅
三十卷。明陆宝撰。生卒年未详。陆宝,字敬身,一字青霞。时人又称其为中条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太学高等授舍人。后以母老乞养归。吟咏无虚日,作诗逾万首。卒后全谢山为撰墓表。见《鲒埼集》卷十四。此编
二卷。清郑小白(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原书不著作者姓名。王国维《曲录》五录郑小白《金瓶梅》一本,其注说:“小白佚其名,江都人。”即此传奇的作者。本书取材于明人长篇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保留了
不分卷。清范缵撰。范瓒生平详见《四香楼集》辞目。此书小令、中调、长调各自为编,而不分卷数。大抵宗法周、柳,犹得词家正声。而天然超妙不及前人,未免有雕镌之迹。至如《南歌子》第二首之类,虽脂粉绮罗,诗余本
三十三卷。明王教(生卒年不详)撰。王教,字庸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著有《中川遗稿》,是集乃其子王在阡所编。凡三十三卷。赋二卷,古今体诗十三卷,乐章和诗余一卷,杂文十九
五卷。清倪璐辑,戈涛、刘乾用二人参与鉴定。倪璐字玉华,汉阜人。书前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戈氏序和二十五年(1760年)刘氏序,次为凡例,包括“读诗韵法”、“识字法”、“分九音法”、“分清浊歌”等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按郭氏《尔雅注序》云:别为音、图,用祛未寤。考《隋志》载《尔雅图》十卷,注云:郭璞撰。梁有《尔雅图赞》二卷,郭璞撰,亡。所谓“图赞”者,当止有“赞”而无“图”,故止二卷。《新唐书·
十二卷。美国代那(1813-1895)撰,美国玛高温(1814-1893)口译,华蘅芳(详见《代数术》)笔述。代那,美国著名地质学者,撰有《地质学纲要》、《矿物学细要》等书。玛高温,美国浸礼会传教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