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工部主事。组织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失败后流亡国外,成立保皇党,坚持资产阶级改良路线。辛亥革命后,反对民主共和制,提倡尊孔读经,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参与了张勋复辟。康有为一生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此书大旨谓东汉以后所讲习之经,皆刘歆伪造。因刘歆作过王莽新朝大臣,故斥其学为“新学”。称“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在序中言“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著。”从经学角度看,此书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其考辨失之武断臆测、其论说失之偏激疏误者屡见。其弟子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曰:“《伪经考》之书……乃至谓《史记》《楚辞》经刘歆羼入者数十条,出土之钟鼎彝器,皆刘歆私铸埋藏以欺后世,此实为事理之万不可通者,而有为必力持之,实则其主张之要点,并不必借重于此等枝词强辩而成立,而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梁启超的批评颇为中肯。然此书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它是一部辨伪专著,而在于它反封建的思想意义。古文经学乃儒家正统,中国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而此书从根本上予以否定,无疑是对封建统治的大胆挑战,为变法维新解放思想、扫除封建绊脚石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理论著作之一。书成后,清朝御史安维峻曾奏请毁禁;封建官绅叶德辉称宁肯让魏忠贤配享孔庙,也不能让康有为扰乱时政,可见其对封建王朝的威胁震慑力量之大。有《蛰云雷斋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的《万有文库》本,古籍出版社1956年单行本,中华书局1959年单行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康有为全集》(第一集)本。

猜你喜欢

  • 乐元语

    一卷。汉刘德撰。辑佚书,清黄谟辑。刘德系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好古尚儒,曾于民间广求古书,武帝时曾献雅乐。此书系《汉魏遗书抄》之一。原书久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

  • 尚书考异

    五卷。明梅鷟(详见《古易考原》)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自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

  • 龙川略志

    十卷。别志,八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书为苏辙追忆往昔之著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辙元符二年夏居循门,杜门闭目,追忆平昔,使其子远书之于纸,凡四十事,其秋复记四十七事。龙川,循州地名。

  • 蒿庵集

    三卷。清张尔歧(1612-1678)撰。张尔歧,字稷若,号蒿庵。济阳(今属山东)人。明末诸生,入清后归隐乡里,以教授著述为乐。平生深研经学、理学,并以此闻名于世。亦能诗能文,诗文多描写乡居生活及旅游见

  • 脉表诊病论

    一卷。英国散特生(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主要论述脉表之用处、心等数种病之根源。此书以前,法国医士马利曾编制脉表,用来观察人身血脉清浊虚实诸象,故散特生著此书以明马利之

  • 孔子师弟年表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林氏以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弟子相随,考事征年,相因互见,非合证不明,于是据《史记》有关记载,列表说明孔子弟子。其姓名见于《论语》者,则附于后。又参考《春秋》三传

  • 孔子门人考

    ①一卷。清朱彝尊(详见《经义考》)撰。朱氏以受业于孔子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书中共收孔子门人三十一人,后又附《孟子弟子考》十七人。于诸人事实从略,而详于历代封爵。此书有康熙年间刊《曝书亭全集》

  • 德阳县新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显忠纂修。裴显忠,曾任德阳县知县。此篇继吴志而作,相距只二十五年。盖裴氏任县令六年,以身之所经历,耳目之所见闻,取前志删繁订误,以续以补,不相沿袭,故别于旧志曰新。其门类则斟酌

  • 玄品录

    五卷。元张雨(生卒年不详)撰。张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今属浙江省)人,宋崇国公张九成之后,二十多岁时弃家出走为道士,往来华阳云右之间,自称句曲外史。此书记录周至宋代道家人物,列为道品

  • 涪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吕绍衣修,王应元、付炳墀纂。吕绍衣,字柳村,德化人,曾任涪州知州。王应元,字春圃,邑人。付炳墀,字紫卿,邑人。涪州有志始于康熙年间,为邑人刘之益等纂修。其后邑人冯懋桂等曾重修。乾隆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