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经述

易经述

无卷数。清陈诜撰。陈诜字叔大,号实斋,海宁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由中书科中书官至礼部尚书。谥号清恪。其书以六十四卦每两卦为一篇,前列经文而以总论尾随其后。前无序文,也没有凡例。观其两卦合并之意,有以阴阳相反而言的,如乾与坤,剥与夬,复与始,坎与离,震与巽,艮与兑,临与遁。有的是以上下反对而言的,如屯与解,蒙与蹇,需与讼,师与比,泰与否,未济与既济,同人与大有,随与归妹,无妄与大壮,晋与明夷。有的是以杂卦连合而言的,如咸与恒,家人与睽,丰与旅,涣与节,萃与升。至于如何将履与谦,豫与渐,蛊与困,观与颐,噬嗑与中孚,贲与革,井与鼎相对而言则不清楚。《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注疏琐语

    四卷。清沈淑(详见《陆氏经典异文辑》)撰。卷一是《易》、《书》、《诗》,卷二是《礼记》、《周礼》、《仪礼》,卷三是《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卷四是《孝经》、《尔雅》、《论语》、《庄子》。题名“

  • 中庸绎蕴

    三卷。清胡笴撰。笴字东潭,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卷首有笴自序。序中称《朱子章句》依文训义,言简意赅,真能阐发《中庸》,但未尽《中庸》之蕴。其又认为,并非《章句》不足以尽《中庸》之蕴,而是《中庸》之

  • 余冬序录

    一名《燕泉何先生余冬序录》,六十五卷。明何孟春(详见《文简疏议》条)撰。此书体例近似王充的《论衡》。共六十五卷,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十五卷,一至五卷多论君道,六至二十五卷多论古今人品。外篇三十五卷及又

  • 诗经通义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著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

  • 张文贞外集

    二卷。清张玉书撰。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生平详见《张文贞集》(辞目)。此集共二卷。其中序九篇,跋一篇,募疏一篇,祭文十七篇。盖当日编辑文集时所删,而后人掇拾刊行之。今观此集,其文多为应酬之作

  • 武乡县续志

    四卷。清吴匡修,钮增尧纂。吴匡字书年,浙江吴兴县人,出身监生,光绪二年(1876)任武乡知县,四年(1878)调补介休县知县。《武乡县续志》光绪五年(1879)刻本。此志纯系续乾隆白鹤本而作,故体例一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见《悟真篇注疏》附。

  •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

    一卷。岛田翰撰。岛田翰,日本近代著名目录学家。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1905-1916),岛田翰游历我国江南,数度前往皕宋楼。当时陆氏亡故多年,其子不耽此道,所藏渐失,岛田翰为之叹惜,后经他鼓动,

  • 解连环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