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观

易观

① 十二卷。清凌去盈撰。凌去盈号旭斋,爵里不详。书中引毛奇龄说,所以应稍后于毛氏。此书主于即象以明理,大旨是讲象有三例,有定象,有化象,有互象。一卦之定象如乾为天,坤为地即是。其化象如剥卦皆言床,渐卦皆言鸿即是。一爻之定象如阳必为九,阴必为六即是。其化象如阳动化阴,阴动化阳即是。又有中爻的互象,如二四互,三五互即是。所引多是来知德和毛奇龄之说,而所重尤在化象、互象二义。说王弼崇卦变,来知德置错卦,毛奇龄主推易,以求一得之当,都是因为不知道有化象的缘故。其解乾之九四或跃在渊说,“四化巽互,兑有渊象,乾化巽风,虚薄天表,跃所自起”。解屯之初九磐桓说,“大石曰磐,大柱曰桓。石者土之核,震九以乾阳而为坤,初索而为坎,屯郁而互处坤下,二四互坤,有若核然,磐之象也。柱者木之竖,震九以坤索而为天三,化天三生木而为坎,屯郁而倔强初下,有若竖然,桓之象也。”这都是半附古义,半参臆说,因互体、变爻而对之穿凿附会,不足以作为说易的标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四卷。清胡淳撰。胡淳字厚庵,庆云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蒙自县知县,不等上任而卒。此编只解上下经,大旨认为,圣人作易,使学者研究卦爻,推断吉凶悔吝之由来,用以知道进退存亡之道,所以孔子称假年学易,可无大过。至于求诸卜筮以决从违,乃是为常人所设,不是为君子而设,所以其说扫除图说,只把玩六爻。但都是随文生义,不能融会贯通。胡氏说《系辞传》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是汉儒讲谶纬者所窜入,这又未免主持太过。《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夏仲子集

    六卷。清夏炯(1795-1846)撰。夏炯字仲子,一字卯生。安徽当涂人。少年时代在程瑶田、凌廷堪、其师汪莱诸海内通人门下聆其议论,志于汉唐诸儒之学。嘉庆二十一年(1816)工部尚书白小山视学安徽举科试

  • 明文范

    六十六卷。明张时彻(1500-1577)编。张时彻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鄞县(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历南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等。本书选录明代洪武至嘉靖年间之文,计为四百四十二家

  • 尊圣集

    四卷。明陈尧道(生卒不详)撰。陈尧道,里籍、生平事迹均不详,惟知明嘉靖末(1560年前后)为大埔县教谕。《尊圣集》记有关孔圣事迹,分图像、世家、事迹、遗泽、制敕、撰述、封事七类,但内容多抄袭《祖庭纂要

  • 蓬庄诗集

    六卷。清沈虹(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虹字卫梁,一字谓梁,号蓬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雍正举人,官句容教谕。工诗,乾隆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本集由沈虹自编,以作诗先后为序,起康熙四十六年(1707

  • 仪礼琐辨

    一卷。清常增撰。生卒年不详。江苏泰州(今江苏省中部)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聪慧过人,好学不倦,著有《一松楼文稿》、《竹叶山房外集》诸书。其传见于《续纂扬州府志文苑》,《艺文》有增所撰《仪礼琐辨

  • 张文定观光集

    十卷。《养心亭集》八卷。《靡悔轩集》十二卷。《环碧堂集》十六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张邦奇,字常甫,号甬明,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平事迹见《张文定公文选》(辞目)。《观光集》凡

  • 果堂集

    十二卷。清沈彤(1688-1752)撰。详见《周官禄田考》沈彤博究古籍,精于考据。此集收入的主要是其经学方面的学术论著。如《周官颁田异同说》、《五沟异同说》、《并田军赋说》、《释周官地征》等篇。《四库

  • 崔真人脉诀

    一卷。旧本题紫虚真人(生卒年不详)撰。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校评。据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字希范,南康(今属江西)人,封紫虚真人。此书成于淳熙十六年(1189),又名《脉诀》、《崔氏

  • 余力稿

    十二卷。明徐贯(约1470前后在世)撰。徐贯字元一(或作原一),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余力稿》。是集为徐贯本人编定,由其子徐颐初刻于舒城。前有弘治十二

  • 钤山堂集

    三十五卷。明严嵩(1480-1565)撰。嵩字惟中,号介溪,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嘉靖时累官太子太师,居首辅。曾著有《钤山堂集》共三十五卷,嵩为相臭名昭著,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