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书
三十二卷。明张溥(见《诗经注疏大全合纂》)撰。该书分《列国论》二十四卷、《四传断》七卷、《书法解》一卷,计三部分。书未完而张溥卒,张采续撰,将《诸传断》所未完之文公、襄公、僖公条补续,并为之刊行。无甚新意。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均作三十一卷,其中《四传断》作六卷。
三十二卷。明张溥(见《诗经注疏大全合纂》)撰。该书分《列国论》二十四卷、《四传断》七卷、《书法解》一卷,计三部分。书未完而张溥卒,张采续撰,将《诸传断》所未完之文公、襄公、僖公条补续,并为之刊行。无甚新意。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均作三十一卷,其中《四传断》作六卷。
一一八卷。明毕自严撰。自严,字景会,淄川人(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万历进士,天启间官至右佥都御史,以忤魏党引疾归,崇祯初起户部尚书,晋太子太保。是书综记崇祯朝度支出入,极为详赅,足以见明代财政状况,原
二卷。清管干珍撰。干珍字阳复,号松厓,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阳湖志》“干珍”作“干贞”。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不按章句,泛论概要,以箴规人事。每节归宿不是“圣王经纶天下之根本”
一卷。清郭佩兰撰。郭佩兰,生卒年不详,字芳谷,湖南湘谭人,监生郭赞贤之三女,贡生王德立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是《湘谭郭氏集》其中之一,“郭氏集”是一部专门收集湖南郭氏一家女性作品的专集。此书有道光十七年
四卷。无撰者人名。徐景维译。徐景维,宁波人。书前有光绪十二年(1886)徐景维序。序题为历代总论。序后附有俄国历年所增边界图。历代总论分四纪叙述了俄罗斯自公元862年合而为一的历史。第一纪,自862年
十一卷,《文约》四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明末以反对阉党闻名。清兵入关以后,积极投身抗清复明运动。曾在南明鲁王政权中任职。后来隐
①八卷。清吴祚昌纂修。吴祚昌字泰毓,江苏淮阴人,康熙初年任寿阳县知县。寿阳县志自明万历时,一增修之,直至康熙十一年(1672),祚昌始重辑纂。《寿阳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编上自明万历、下迄康熙十一年
一卷。清任大椿撰。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号芝田,一作子田,江苏兴化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转郎中,迁陕西道监察御史,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精名物训诂。辑《小学钩
二十一卷。附别集四卷。朝鲜许传撰。许传字伊老,号性斋,阳川人,生卒年未详。此书专门考证士礼。其书篇目有:《亲亲篇》讲宗法伦常、《成人篇》讲冠礼、《正始篇》讲婚礼、《易戚篇》讲丧礼、《如在篇》讲祭礼、《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
一卷。编者不详。清福珠洪阿,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咸丰二年(1582),太平天国军攻江宁城,提督福珠洪阿殉难。其弟福珠城阿于道光末年以陕安镇总兵,殉难湖南石首铺,又后九年其季弟金华协福升殉难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