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质疑

春秋质疑

①十二卷。杨于庭(生卒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经学家,诗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郎中。除此书外,有《杨道行集》。此书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而作。丘应和《序》称,杨氏“于六籍靡所不窥,读《春秋》,间不满胡氏说,辄置疑焉,汇而成帙,以质四方。”杨氏认为,胡安国《春秋传》于《春秋》大义,合者十之七,不合者十之三;其采用或驳斥《左传》、《公羊》、《穀梁》,也有不当之处。《胡传》之失,主要有于“议论务异而责人近苛”。杨氏指出,《胡传》“有剿《公》、《穀》而失之者,以王子虎为叔服、公孙会自出奔之类是也;亦有自为之说而失之者,卒诸侯别于内而以为不与其为诸侯,滕自降称而朝桓得贬之类是也”。此书之驳《胡传》穿凿附会之论多深切其弊。如卷一《春王正月》(上中下)驳胡氏“夏时冠周月”;隐元年驳胡氏以不书公即位为未请命于王等等,皆有根据。此书虽以驳《胡传》为主,但自发议论者不少,如卷二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逆女”但云:“隐世翚再帅师,不曰公子,此曰公子翚者何也”“翚为桓弑隐,故《春秋》以此为桓公之公子翚耳。”又此书攻驳胡氏穿凿,然杨氏之论其穿凿处更不下胡传,所述《春秋》之义,亦皆臆说。现存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② 十二卷。明魏时应(生卒年不详)撰。时应字去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万历乙未(1595)进士,历官南京通政使。该书成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左右,分十二公,每公一卷。大体上是为场屋应考士子揣摹经义而作,以此事属词的方式,为《春秋》制义拟题作解。诠释经义几乎全用胡安国《春秋传》,没有参考《左传》、《公羊》、《穀梁》三传,也极少引用其他诸儒的观点。晚明时期这一类标拟经题的讲章层出不穷,名为发挥经义,实际上没有多少新意。朱彝尊《经义考》著录该书,引刘芳喆之语说:“此为举子业而作。”该书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刊本。③ 二卷。清彭迁道撰。迁道字崇德,一字子寿,河南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同治、光绪年间知黄邑,迁高唐州知州。精研经学,对《春秋》兼综条贯,为时所称。该书是作者的读书心得,有所见则分别条录,列于经文之下。他批评“一字褒贬”之说,折衷三传,并参考汉魏以来诸儒之说,不专主于一家,偶尔自抒己见,虽大多因袭前人之论,但能提要钩玄,兼综条贯,且对疑义阙而不论,牵强附会之说较少。该书有清光绪二年(1876)刊本。

猜你喜欢

  • 洞庭缘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号祁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依靠有官职的亲戚、朋友作幕友为生。著有《洞庭缘》传奇剧本。写洞庭君出宫去征战蚩尤,洞庭君之王妃,因觉宫中寂寞,遂变

  • 草庐说经三种

    四卷。清诸锦撰。诸锦,生卒年不详,字襄七,别字草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雍正间进士,官金华府教授,乾隆初举鸿博,授编修,迁赞善(东宫之官)。诸锦长于词章,诗法黄庭坚、陈师道。兼治经学。《续修四库全书

  • 生命世界

    一卷。英国华丽士(1822-1913)撰,英国莫安仁口译,中国许家惺笔述。华丽士为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对动物地理学的创立和发展,贡献颇大。此译著共分二十章,首先解释生命及其由来,接着论述生物种类之繁杂及

  • 书法钩玄

    四卷。元代苏霖撰。苏霖,字子启,镇江(今江苏镇江、丹阳一带)人。苏霖颇工书体,备知其法。该书尽取前人论书之语,起于汉代杨雄,终于宋代刘辰翁,共六十五条,成书于元统二年(1334)。但是该书所录只略具大

  • 古香斋蔡帖

    四卷。宋蔡襄书。不具刻者姓名及年月。此帖所收蔡书非常丰富,第一卷为尺牍二十余通;第二卷为《茶录》、《北苑十泳》、《梦诗帖》、《金笺帖》;第三卷为《荔枝谱》;第四卷为《画锦堂记》。该帖中所选取书迹大都来

  • 论语江氏集解

    二卷。晋江熙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熙字太和,济阳(今山东济阳)人。为兖州别驾。《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为江熙所解。《旧唐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也是江熙作《集解》。《新唐书·艺文志》中

  • 唐词纪

    十六卷。明董逢元撰。董逢元字善长,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共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占十分之七。因时代既近,末派相沿,往往皆唐之旧人,无法截然分断。本书

  •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二百三十二种。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辑。清乾隆时辑成的《四库全书》,最初分抄七部,分别贮于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和文澜阁七处,因全书卷帙繁浩,除御敕刊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辑一百三

  • 四书句读辨

    一卷。清于光华录。光华字惺介,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是卷以俗师多不辨句读,句读一误便失书理,因举此以正之。其要者,如《大学》“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十五字为一句。《论语》“吾与女弗如也

  • 枕经堂金石跋尾

    三卷。清方朔撰。方朔,字小东,安徽怀宁(今潜山)人。是编有宋祖骏、潘祖荫、宗稷辰、沈兆沄书后,吴隐作跋。卷一为属于金属之跋,卷二、卷三为属于石属之跋。跋后所附各家题记,如翁方纲、何子贞之韩敕造孔庙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