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晁采馆清课

晁采馆清课

二卷。明费元禄(生卒年不详)撰。费元禄字学卿,一字无学,铅山(今山西省铝山县东南)人。元禄有文采,工诗文,作诗落笔数千言。尤爱慕贤士,寄兴山林。疏于人事应酬,对于衣履容仅不甚修饰,惟喜读书静坐。铅山之河口有五个湖,其中之一为官湖,即晁采湖。费元禄在晁采湖上构筑一馆,名为“晁采馆”,读书于其中。此书书名便由此而得。此书均为记述晁采馆中之景物以及游赏闲适之事。书首有吴中行序和吴文法序。吴中行序中说“学卿费君机神玄朗,风韵清疏,服仁义之圃,游竹素之园,大业足经国不朽。其于声华势利一切嗜好泊如也。居恒箕踞晁采,几一琴,香一鼎,竹炉茶灶一具,昧爽栉梳,辄诵义文易象,虞夏周书,公旦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左国两司马诸史。倦则消遥双树侧,弁而哦。兴发则从二三泛舟五湖……敬谢寒暄世务之客,不近人情,而慷慨自赏,傍若无人。……《清课》体公识远,庶几近焉。”吴文法序中称“余读费君学卿《清课》,语语烟霞,皆以实境道实语。”此书分为上、下二卷,以晁采馆为中心,记述周围山川湖泊之自然景观,间或评论古今,引发议论。书中亦涉及一些自然景观的变迁以及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此书有明刻本及《宝颜堂秘笈》本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晁采清课》一卷,收入《说郛续卷二十七》、《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说》以及《五朝小说大观·皇明百家小说》之中。

猜你喜欢

  • 郴江百咏

    一卷。宋阮阅(约1139年前后在世)撰。阮阅字闳休,舒城(今安徽庐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宣和中,知郴州。建炎初(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著有《松菊集》,今佚不传。《郴江百咏》则其知郴州时所作。其

  • 尚书问答补

    七卷。清胡嗣运撰。本书杂举经史,貌似广博,实皆支离破碎繁琐之论,无关典要,且有很多附会可笑之处。比如胡嗣运引《多方》云:“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认为这就是西洋人民主说之所托。胡氏又引《

  • 前定录

    ① 一卷。续录一卷。唐钟辂撰,年里生卒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官崇文馆校书郎。《崇文总目》、《宋志》小说类题钟辂撰,另有钟辂《感定录》一卷,疑是一书。《直斋书录解题》曰:“唐崇文馆校书钟辂撰,

  • 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

  • 春秋论

    二卷。清严珏撰。珏字佩之,号生轩,江苏无锡人。家贫好学,潜心于《易》、《春秋》,学宗乡先贤高攀龙,曾讲学东林书院,以布衣终老。著述除《春秋论》外,还有《生轩易说》、《春秋集说》、《尚书讲义》等。《春秋

  • 夏小正私笺

    一卷。清吴汝纶(1840-1903)撰。吴汝纶,字挚甫,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直隶冀州知府。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推行新式教育。曾师曾国

  • 宋史阐幽

    一卷,明许浩撰。许浩字复斋,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中以贡生授官为桐城县教谕,著有《元史阐幽》、《复斋日记》等。该书因续《宋史》而作,其是非皆不谬于圣贤,但大多论断皆取古来论定之说,敷衍成篇,并无新的

  • 西征记

    一卷。宋卢襄撰。卢襄,字赞元,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四库提要》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又杂载诗歌,颇近传奇小说之流。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 元朝野诗集

    无卷数。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姓名。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斋,末熊涧谷。不分年代,亦无体例,次序颇为杂乱。元时另有傅习孙存吾所辑《元风雅》,较此书完备,且有条理。此书残阙舛误,几不

  • 安义县志

    ①十卷,清陈修,周曰泗纂。陈,陕西鄠县人,进士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安义县知县。按安义县,明正德年间,以建昌五乡分立安义县,清因之。安义县志,自分立县后四十余年,知县高阳以无志为虑,遂慨然以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