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

十二章。近人蔡锷(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超任总教习,蔡深受谭、梁新思想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遇害,梁启超亡命日本。蔡奉梁启超函,于1889年东渡日本。1902年毕业于陆军成城学校,经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实习后,又于1903年冬毕业于东京士官学校。蔡从日本归国后,先后在赣、湘、桂等地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初,调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蔡在云南响应,于10月30日在昆明发难。蔡被推为云南都督。袁世凯包藏祸心,复辟独裁。1913年调蔡锷入京,委以参政院参议等职,加以笼络,蔡极为憎恶,于1915年12月潜回云南,宣布云南独立。“护国”战争胜利后,蔡由于积劳成疾,1916年11月在日本病院逝世,时年34岁。《曾胡治兵语录》是1911年初任云南新军协统时编辑。曾即曾国藩、胡即胡林翼,皆近代湘军首领。蔡到任后,深感军队风气败坏,纪纲废弛,决心加以整顿。遂“分类凑辑”曾胡有关治军用兵的言论,每条“语录”末,皆注明“以上曾语”,“以上胡语”字样。蔡于每章末皆加上自己的按语,以阐发对曾胡言论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此书凡十二章,约一万四千字。篇次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将材一章,主要论军队高级将领应具备的素质。曾、胡十分重视对将领的选拨,“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蔡锷在章末按语中评曰:“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取义至精,责望至严。西人论将,辄曰天才,则曰天所特赋之智与勇。而曾、胡所同唱者……尤为扼要探本之论”。蔡锷引古述今,比较中西,其军事思想由此可见一端。用人一章,主要论述军中下层军官的选拔。胡氏曰:“营官不得人,一营皆成废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废物。什长不得人,十人皆成废物。滥取充数,有兵如无兵也。”尚志、诚实、勇毅、公明四章,皆论将领修养、品质问题。蔡氏对此引申发挥,要求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大义的信守。严明、仁爱、勤劳、和辑四章,所论均为军队的方略和准则。兵机、战守二章,具言作战谋略。总言之,前十章论选将,整军的问题,后两章专论战略战术。曾、胡治兵的言论经蔡锷精心删选、分类编辑之后,条理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突出,便于人们学习和借鉴。此书成于1911年夏,但流布未广。蔡锷逝世的次年,才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梁启超为此书作序。后收入《松坡遗集》中。此书的影响很大,1924年,蒋介石增辑《治心》一章,书名曰《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两年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又将此书重印出版。此书的版本极多,不一一备举。最早本为民国四年(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石印本,今藏云南省图书馆。通行本有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

    三卷。补遗一卷,续编一卷。清孙星衍撰。孙星衍,详见《孙氏祠堂书目》。该书是由洪颐煊协助整理的孙氏题跋汇编,叙述古籍版本情况。卷一收录宋版及元版书;卷二收录明版书;卷三收录旧影写本、影写本、外藩本。嘉庆

  • 淮南九师道训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又称《易传淮南九师道训》、《九师道训》、《淮南九师言》。西汉易学著作。据高诱《淮南鸿烈解序》说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技、伍被、晋昌及大山、小山之徒曾与淮南王安讲论道

  • 尚书今古文考证

    七卷。清庄述祖撰。庄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本书未被王先谦的《皇清经解续编》收入,可能与本书不够精审有关。本书对《尚书》之今、古文虽作多方考证,然其可取之

  • 汉学商兑

    三卷。清方东树(1772-1851)撰。方东树字植之,桐城(今属安徽)人。幼承家学,博览经史。著有《仪卫轩文集》、《昭昧詹言》等书。此书专为反驳江藩《汉学师承记》,纠清代汉学之失而作。全书仿朱熹《杂学

  • 云溪诗草

    清贾泽洛(约1703-1776)撰。泽洛字书原,号蘅皋,山西临汾人。监生。泽洛少随其父观察宦游黔省、又周历各地、涉燕、秦、齐、楚、交游半天下。老而穷,归卧草庐,顾性淡泊,不治生产,终其身以读书为事。自

  • 学古堂诗集

    六卷。清沈季友(1652-1698)撰。沈季友,字客子,平湖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副榜贡生。沈季友为陆葇之婿,与汪琬、毛奇龄以诗相唱和,毛奇龄以“才子”待之。此集一至三卷为《南旋集》,四至六卷为

  • 庄子故

    八卷。清马其昶(详见《毛诗学》)撰。宋人研究《庄子》者,曾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将《让王》、《盗跖》、《说剑》、《渔父》等四篇定为伪书。马其昶作《庄子故》据宋人之说而将如上四篇移于末卷而不加注释,又

  • 沅湘耆旧集

    二百四十卷。清邓显鹤(1777-1851)辑。详见《资江耆旧集》条。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凡二百四十卷。其中前编四十卷,本编二百卷。前编为邓氏之子邓琮所辑,收入从晋宋至元代与沅湘相关的历朝公卿大夫、

  • 桐月修箫谱

    一卷。清王嘉禄(1797——1825)撰。嘉禄字绥之,别号井叔,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诸生。著有《嗣雅堂集》。所著《桐月修箫谱》,又名《嗣雅堂词集》。家学深湛,清才绮丽。当嘉庆、

  • 左传评

    三卷。清李文渊撰。文渊字静叔,山东益都人,还著有《得心录》等。自宋真德秀选《左传》之文入所撰之《文章正宗》,遂开探讨《左传》作文之法一派;清人魏禧《左传经世》、方苞《左传义法举要》两书推阐《左传》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