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氏易传

杨氏易传

二十卷。杨简撰。杨简字敬仲,学者称慈湖先生。生卒年不详。南宋慈溪(今浙江慈溪)人。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历任富阳主薄、知乐平县、国子博士、秘书郎、知温州等职,官终宝谟阁学士。为学宗陆九渊。著有《杨氏易传》、《慈湖易解》、《己易》、《易学启蔽》、《五诰解》、《慈湖遗书》、《先圣大训》等书。杨简认为《易》本是占筮之书,但圣人却可以用之教化百姓。提出易之道即是人之心,卦名殊而道一等著名论点。说多入禅。以佛理解《易》,以心学讲《易》,实自此始。《杨氏易传》二十卷,前十九卷释《易》经文,末卷泛论《易》学。最初有明代刘升、陈道亭刊本。《四库全书》收入。四库馆臣疑此书为明朝刻印者以私意妄改杨氏《易》著而成。

猜你喜欢

  • 道德论述要

    见司马光《道德真经传》。

  • 国朝山右诗存

    二十四卷。《附集》八卷。清李锡麟撰。李锡麟字铁船,又字石臣,山西泽州(今晋城)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山右者,山西省之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山右诗自赵懿侯《晋风选》、范彪《西晋诗选》、秦紫峰

  • 翼艺典略

    十卷。清萧正发撰。正发字次方,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该书包括《至圣纪》一卷,《诸贤纪》一卷,《二帝三王纪》一卷,《春秋纪》三卷,《战国纪》一卷,《庞纪》三卷,皆诠解四书典故。书名

  • 春秋君国考

    五卷。清李元(?一1816)撰。李元字太初,号浑斋,湖北京山(今属湖北省)人。乾隆乙未(1775)大挑一等,历任四川仁寿、金堂、南充诸县。学问赅洽,文笔渊雅,著述很多,官蜀时刊《浑斋七种》,又有《五礼

  • 禹贡正字

    一卷。清王筠(1784-1854年)撰。王筠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丘人,道光举人,清代文字学家。王筠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在《说文》研究上,综合分析诸家之说,为后人指示门径。其主要著作有:《说文句

  •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家贫嗜学,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

  • 万历邸抄残存

    三十二册。明佚名撰。吴兴嘉业堂刘承乾藏有万历邸抄残册,自万历元年(1573)至十一年(1583),又自二十年(1592)至二十一年(1593),三十三年(1605)至三十五年(1607),四十四年(1

  • 蕲水县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

  • 魏书札记

    李慈铭(1830-1895)撰。李慈铭,字炁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文学家。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性狂傲,不避权要,通经史百家、工诗及骈文,著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绛跗阁诗集》、

  • 徐氏说文段注札记

    一卷。清徐松(1781-1848)撰。徐松字星伯,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乙丑(180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著有《西域水道记》、《新疆志略》、《西域传补注》、《唐两京城坊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