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格物通

格物通

一百卷。又称《圣学格物通》。明湛若水(1466-1560)撰。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初名露,字民泽,避祖讳,改名雨,后定今名。增城(今属广东)人。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历任侍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晚年,致力于讲学著述,所建书院甚多,从学者甚众。著有《明论》、《新论》、《心性图说》、《樵语》、《雍语》、《四书训测》、《古本小学》、《春秋正传》、《二礼经传测》等书,由其弟子编辑成《甘泉先生文集》。《格物通》为嘉靖七年(1528)湛若水任南京礼部侍郎时所进。体例略仿《大学衍义》。以致知并于格物,而以格物统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六条。凡《诚意格》十七卷,又分为《审几》、《立志》、《谋虑》、《感应》、《儆戒》、《敬天》、《敬祖考》、《畏民》等八细目,计三百九十八则。《正心格》三卷,无细目,计八十四则。《修身格》九卷,又分为《正威仪》、《慎言语》、《进德业》等三细目,计一百九十八则。《齐家格》十三卷,又分为《谨妃匹》、《正嫡庶》、《事亲长》、《养太子》、《严内外》、《恤孤幼》、《御臣妾》等七细目,计二百七十则。《治国格》十四卷,又分为《事君使臣》、《立教兴化》、《事长慈幼》、《使众临民》、《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等七细目,计三百二十九则。《平天下格》四十四卷,又分为《公好恶》、《用人》、《理财》等三细目,计九百八十六则,而其中《用人》又分为《学校》、《举措》、《课功》、《任相》、《任将》、《六官》等六目,《理财》又分为《修虞衡》、《抑浮末》、《饬百工》、《屯田》、《马政》、《漕运》、《劝课》、《禁夺时》、《省国费》、《慎赏赐》、《蠲租》、《薄敛》、《恤穷》、《赈济》等十四目。其书皆杂引诸儒之言及明代君主的“谕制”,附以作者自己的论述。内容广泛,其旨是借“立志正心”、“敬天畏民”、“立教兴化”、“选贤任能”、“抑末薄赋”等儒家传统的论题,来阐发自己的心学观点。如他在书中认为,本体状态的“心”没有任何偏邪之念,一切伦理道德皆此而生,“心”即是“天理”,“心”外无事无物。提出“惟立志”、“煎销习心”、“随处体认天理”的修养方法。认为学莫于先立志,“立志莫先于见大,“见大者”即“天理”,“天理”即吾心的本体。此理在人心本自固有,然而为气习所蒙蔽则不明。故须用“体认天理”的方法,以发现被蒙蔽的本心。此书与邱浚《大学衍义补》均受到封建统治者和学者的重视,《四库全书总目》谓“浚书多征旧事,以为法戒之资;此书多引前言,以为讲习之助。二书相辅而行,均于治道有裨益者也。”有明嘉靖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武功集

    五卷。明徐有贞(1407-1472)撰。徐有贞,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尝诬杀于谦、王文,中外侧目。后又被石

  • 筹海图编

    十三卷。明郑若曾(1503-1570)撰。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初贡生,曾师大儒王守仁,与归有光、唐顺之等交谊密切。入胡宗宪幕,协同平定浙江倭寇,有功于当世。是编与《江南经略》(

  • 广福庙志

    一卷。清丁申辑。丁申,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广福庙祀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兄弟三人。三人皆宋宣和间人,多善行,乡人称为蒋自量,纠率义民,为国拒寇,死后为土地神,显灵异。南宋咸淳初度宗皇帝已赐庙匾,加

  • 封川县志

    二十二卷续志二卷,清方尚祖纂修,胡璇续纂修。方尚祖,字宗道,福建莆田人,举人,万历四十五年封川知县。胡璇,浙江山阴人,知县。明正德十一年(1516)乡进士陈绽,始编邑志,嘉靖间时有续修,万历间,邑人岑

  • 絮香吟馆小草

    一卷。清嵩龄文撰。嵩龄文,生卒年不详,字竹友,库雅勒氏,满洲旗人,为乌佳氏侍卫忠善亭之妻,清代文学家。“生有夙慧,博通坟典,尤工于诗”。早寡。其诗《晓枕书感》云:“初回蝶梦远钟鸣,微白窗棂月尚明。起舞

  • 经世策

    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校字子才,祖先本姓李,号庄渠,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之说,择执尤精。著有《周礼沿革传》、《大学

  • 孔子家语

    十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不分今古之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长于贾逵、马融之学,唯不喜郑玄之说。故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

  • ■阳纪事

    十二卷。清凌泰交撰。凌泰交字谦斋,江苏江都人。道光中,任贵州镇远府知府五年,百废俱兴。此编取建设、义仓、义学、义棺等分牍,劝谕学校,晓示闾阎,诸规条汇梓,朋友赠言,及自作纪事歌诗,附其间。其中最有益民

  • 新校晋书地理志

    一卷。清方恺撰。方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是书考证《晋书地理志》,指出其中许多谬误舛错,又根据沈约《州郡志》、魏收《地形志》、郦道元《水经注》,以及杜预、张华、京相璠、皇甫谧、刘逵等人著述辨驳校证,

  • 地理玉函纂要

    二卷。无撰者姓名。“玉函”之名,相传本于唐邱延翰之书。然其书久已不传,而此书又托“玉函”之名作“纂要”,说明其书实非古籍。书中设有诸图,又杂以三合长生之说,末附《青囊经》的口诀及“捉心印、造理赋”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