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汲古丛语

汲古丛语

一卷。明陆树声(1509-1605)撰。陆树声,字与吉,号平泉,又号适园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初冒林姓,及贵乃复陆姓,家世业农。陆树声小力田,暇即读书,举嘉靖二十年(1541)会试第一。历任太常寺卿,掌南京祭酒事。严敕学规,著条教以励诸生,累官至礼部尚书。树声端介恬雅,翛然物表,难进易退。通籍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纪。后因与严嵩不合,罢归家居,年九十七而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陆树声平生著述丰富,主要有《平泉题跋》、《茶寮记》、《汲古丛语》、《病榻寤言》、《耄余杂识》、《长水日钞》、《陆学士杂著》、《陆文定公书》等。此书是陆树声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南京祭酒期间,因身体染疾,养病期间仍手不释卷,有所得辄札记之,以备遗忘,积而成书,名之曰《汲古丛语》,此书一卷,不分类,约七千二百余字,篇幅较短。书中杂论阴阳五行,通过剖析自然现象而引发人生哲理、处世哲学。许多字句正代表他的性格与处世哲学。如“天地四时之运,极则反,亢则承。故暑之极也,不生暑而寒承之;寒之极也,不生寒而暑承之。盈虚消息,天地四时且不能违也,而况于人事乎?鹭欲啄则偃丝,鹰欲捕则弭角,藏杀机也。然丝与角者其廉隅也,中有欲则廉隅不张,故曰廉生威。蚁贯行而不失叙,鹊能决起而不恋群。君子进则蚁行,退则鹊起,进以礼,礼主逊,退以义,义主断。君子难进而易退也。”这些真可谓是陆树声个性的真实反映。其他如“锋藏则全,致用则乖,故居者易持,行者难工。然不有游刃于世,故善刀而藏之者乎”等,则大概是他通籍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纪的原因所在了。作者论阴阳五行之理,多以《周易》为言,然皆参以术数之说,与老、庄之旨,已非《易》之精义也。此书收入《陆学士杂著》中,另有《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广秘笈》本以及《丛书集成初编》影印单行本。

猜你喜欢

  • 称人心

    二卷。清陈二白(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二白字于令,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本剧与《风流配》情节大体相同,但剧中人物姓名、诗词各异。可能当时传闻其事,编导者各编演一剧。写宰相卫廷谟

  • 道德真经集注

    ①十卷。宋张氏撰。张氏,其名与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约成于绍圣年间(1094-1097),是集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四家《老子》注本而成。没有增损,也无己意参入。卷首有唐玄宗、左仙公葛玄、王雱等注本

  • 赐姓始末

    一卷。明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中重要人物,冤死狱中,黄宗羲深受家庭影响,成为东林子弟领袖、复社骨干,又曾受

  • 仙居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寿颐、潘纪恩修,王棻、李仲昭纂。王寿颐字少潭,永福人,仙居县知县。王棻字子庄,黄岩人,举人。此志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三地理志,目为沿革、星野、

  • 笠山诗选

    五卷。清孙蕙(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孙惠,字树白,号泰严,又号笠山。淄川(今山东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任宝应县知县。康熙二十年(1681)充福建乡试正考官,官至给事中

  • 禹贡说断

    四卷。宋傅寅(生卒年不详)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

  •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

    八卷。清乾隆(1711-1799)时敕辑。乾隆名弘历,爱新觉罗氏,满族,清朝皇帝,雍正帝第四子。1735-1796年在位,年号乾隆。在位期间平定准噶尔部,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1773年开四库

  • 茹经堂文集

    六卷。唐文治(1865-1954)撰。唐文治,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光绪举人。曾就读江阴南菁书院,受学于王紫翔、黄元同。官至商部左丞,光绪三十二年以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宣统三年后长期主讲于存

  • 楚辞集注

    八卷。附《楚辞辩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宋朱熹(详见《周易平义》)撰。《楚辞集注》作于朱熹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或者有感于赵汝愚被罢相出朝之时(1195年)。《楚辞

  • 解字赘言

    一卷。清吕调阳(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是编系吕氏读许书之札记,立论多较通达。如论未有文字之先,“百物皆有名,其名皆俗所名也。圣人制书契,即本俗所名者,与之画出,故能使人人通晓,所谓万民以察也”。论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