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沈归愚全集

沈归愚全集

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遇。举进士时年已近七十。命值上书房,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辑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沈归愚全集》包括:《归愚诗钞》二十卷,按体编次,收诗一千四百余首。《归愚文钞》二十卷,收各体文二百八十余篇。《诗钞余集》十卷,收古今体诗七百五十余首。《文钞余集》收各体文一百六十余篇。《浙江省通志图说》由沈德潜撰稿,周准评点。旨在对浙江全省诸邵及江海湖山、巨镇关隘、名胜之地进行叙介。《说诗晬语》是雍正九年(1731)后随感而发之诗话。《归田集》是作者七十八岁归田后所谓“兴致所作”。《矢音集》为作者与清高宗君臣唱和集,卷首有高宗手书御序一篇,收古今体诗二百一十首。《九十寿诗》系皇亲、族人、挚友、后学所撰为作者贺寿诗。《黄山游草》是归里后第二年,与周迂村游黄山所作三十四首,游会稽诗九首附后。《台山游草》是乾隆十五年(1750)两游台岳所作二十九章。《南巡诗》一卷,三十章。《年谱》系作者九十五岁时手定所成。沈德潜诗题材广泛,善于变化;其近体,律绝工整,开阖浑成一气。而诗才则与年并高,锋刃不消。突出特点是去华就实,语近情遥。沈德潜之文,理纯、气盛、辞达,不雕饰而新,不诙诞而奇,讲究致用,舒卷自如。是书为乾隆十八年至三十二年(即1753-1767)教忠堂陆续精刊。

猜你喜欢

  • 六科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

  • 禹城县志

    ①八卷。清王表纂修。王表字左沧,安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禹城知县。王表掌禹城,正逢朝廷檄征邑志,王表奉命纂修。因袭明志甚多,历时二月而成。《禹城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建置沿

  • 春秋体注大全合参

    四卷。清周炽(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周炽字旦林,铜陵(今安徽铜陵)人。该书撰成于康熙五十年(1711),分四卷。卷一为隐公至庄公,卷二为闵公至文公,卷三为宣公至襄公,卷四为昭公至哀公。另有凡例二则

  • 中国度支考

    一卷。英国哲美森撰。美国林乐知译。哲美森,清时英国驻沪领事。曾考查研究中国度支情况,将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三年间的京外奏报辑录成编,共三十七条,先分条计出入数字,然后总计全国每年出入清单。是书

  • 中州人物考

    八卷。清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本书为作者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时所作,收二百余人,分理学、经济、忠节、清直、方正、武功、隐逸七类,每类一卷,其第八卷为《补遗》和《续补》。所收除忠节类之末附元蔡

  • 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冯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十三年(1808)任高邮知州,十六年离任,二十年回任。夏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高邮人。乾隆三十年(17

  • 笔道通会

    一卷。明朱象衡编。朱象衡字朗初。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此书专为推衍徐渭《笔元要旨》而作。其中多述丰坊之语。华亭人唐文献为此书作序。后朱象衡自跋云:“余性稍慧,于法书名迹辨之不爽毫发

  • 经韵楼丛书

    九种,一百一十卷。清段玉裁撰。经韵楼为段氏书室名。该丛书收《经韵楼集》十二卷、《仪礼汉读考》一卷、《古文尚书撰异》一卷、《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三十卷、《周礼汉读考》六卷、《春秋左氏古经》十二卷附《五十

  • 嵩阳石刻集记

    二卷。清叶封撰。叶封(1623-1687),字井叔,黄州(今属湖北省)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本书乃康熙十二年(1673)官登封知县时所编撰。登封(今属河南省)在嵩山之南。

  • 石门诗集

    一卷。(一名霞居集)明高縠撰。高縠,字宗臣,号石门,又号髯仙,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少谷郑善夫居鳌峰北,从之游者九人,乡党目为十才子。高縠居首,傅汝舟次之。是集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