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洞麓堂集

洞麓堂集

十卷。明尹台(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尹台,字崇基,号旧山,永新(今属江西省)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授编修,严嵩欲与为婚,竟不允,出为南京祭酒,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洞麓堂集》。是集为明抄本,凡十卷。文六卷,诗四卷。前有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邹元标序。据《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记载,《洞麓堂集》为三十八卷。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怀疑是合奏议及其他著作统计之数。其实,三十八卷本亦有刻本存世。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黄承玄刻本即是三十八卷本。《洞麓堂集》亦称《洞山集》据邹元标序称,“距尹台家里许,有奇洞,峰峦卓诡,遂以名堂,亦名其稿,然则洞山其号,洞麓则其堂名,实一集也。”今观是集,其诗数百首,力推唐雅;其文则出入汉宋,阐释各理,不屑绮语,虽乡曲之词,亦皆溢美。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文海披沙

    八卷。明谢肇淛(生卒年不详)撰。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博学能诗文,有善政。著有《五杂俎》、《滇略》、《长溪琐语》、《文海披沙

  • 诗问略

    一卷。明陈子龙撰。子龙(1608-1647)字人中,又字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进士,选绍兴(今浙江绍兴)推官。以功擢兵科给事中。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乃事福王于南京。后知时事不可为,乞

  • 遂初堂诗集

    十二卷。清焕明(1771-1832)撰。焕明,号瞻庵,姓爱新觉罗氏,满州镶红旗人。他五岁从师读《三字经》,十岁读清书,十六岁学翻译,十八卷因父授金城守尉随母赴任所,始咏诗。二十岁遇应封三期,考试马步箭

  • 畜德录

    二十卷。清席启图(生卒年不详)撰。席启图字文舆,震泽(今江苏省吴江县)人,官至内阁中书。《畜德录》是席启图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集取周秦以来迄于元、明时期嘉言善行,共分二十一类,附以著者评论。取前言往行

  • 方言别录

    二卷。亦名《唐宋元明方言》、《国朝方言》,清末张慎仪撰。为《续方言新校补》的续补之作。辑录唐以来见于载籍的方言语词、方音资料,语词达一千三百多条。取材范围广泛,征引遍及经传子史小学著述及诗文杂记,凡三

  • 谢皋羽年谱

    一卷。明徐沁撰。沁字野公,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卒年不详。该书记南宋末谢翱事实。翱字皋羽,为南宋遗民,徐沁亦为遗民,身世之感相同,故撰此谱。现存《昭代丛书》本。

  • 韵汇

    五卷。题清朱彝尊辑、鄞县沈道宽编次。沈氏序云:秀水朱竹垞先生得宋椠《广韵》,以为天之未丧斯文。夫《广韵》非古韵也,然由是而适于古,犹有门径可寻。自平水刘氏并为一百七部,分所不必分,合所不可合,而韵学昧

  • 平陆县志

    八卷。清柴应辰纂修,潘增纂。柴应辰字君拱,浙江绍兴县人,出身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任平陆县知县。在任期葺学宫、衙署,不劳民伤财,以父忧离职。后升为蒲州知州。按平陆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间知县王发蒙,

  • 月令广义

    二十五卷。冯应京撰,戴任续。冯应京(?-1606年),字可大,盱眙(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湖广佥事,绳贪墨、摧豪奸,屡犯税监陈奉,被诬劾下狱,“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

  • 吴中金石新编

    八卷。明陈暐撰。陈暐,字耀卿,河南人。明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间,官苏州通判。他与吴县知县邝璠,举人浦应祥、祝允明等人,共同采集郡中石刻,并汇录成此书。书分为七类,按学校、官宇、仓驿、水利、桥梁、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