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源县志

清源县志

二卷。清和羹修,王灏儒纂。和羹,字涵庵,河北内丘县人。出身副贡,顺治十五年(1658)任清源县知县。王灏儒,字心孩,邑人,赐进士第,官至山东兖州府曹州知州。两人皆为官清政,且善诗文。和羹任知县后,十分注重全县建设,如重修先师殿、白石堰等,宏壮坚固,别具一格。清源成县历史悠久,但志乘素缺。即使在明代,志乘较为发达,然而清源县志还是未纂修。和羹上任之后,设局纂修县志,聘王灏儒主纂,遂成此书。《清源县志》顺治十八年(1661)刻本。全书二卷,三十三类,上卷分为:沿革、星野、疆域、形势、山川、都分、风俗、景致、古迹、陵墓、城池、公署、学校、坛壝、铺堠、祠庙、寺观、屯镇、楯樾、街市、桥梁、渠堰、户口、丁役、田赋、物产、灾异、职官、宦绩,下卷分为:选举、褒崇、人物、艺文。此志篇幅稀少,类目繁杂,然筚路蓝缕,功不可抹。不能以重修续纂者同等评论。该志尚有康熙五年(1666)增补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半洲稿

    四卷。明张经(?-1555)撰。其卷首题为蔡经,系其未复姓时所刊。张经,字廷彝,侯官(今属福建)人。生年不详。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改左

  • 平台纪略

    不分卷。清蓝鼎元撰。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通达治体。雍正年间官至广东普宁知县、广州知府。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反清起义

  • 阆风馆诗集

    二十二卷。明马朴撰。生卒未详。马朴,字敦芳,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授景州守、补易州、擢襄阳知府,迁云南监察御史。事迹具详《(康熙)同州府志》列传。此编共古体诗一卷、四言古诗三

  • 阜宁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沈国翰、阮本焱修,陈肇、殷自芳、江启珍纂。沈国翰,字筠生,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监生,同治八年七月(1869)知事阜宁县,十二年复任。阮本焱,字晋朋,浙江余姚县人。光绪十年(188

  • 字林精萃

    八卷。清墨庄(其生平不详)辑。是书与吕忱《字林》无涉。又名《字林经策萃华》或《彬雅》,似是为读经而编的字汇。其分卷悉以偏旁字画多少为次,每字之下,搜集各经笺传及《说文》以注之。其凡例云:“凡笺传注《说

  • 十种唐诗选

    十七卷 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乾隆时赐名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坛领袖,出身世宦家庭。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后任扬州推官,五年后调任京

  • 读诗传讹

    三十卷。清韩怡(详见《读诗辨字略》)撰。是书笃守序说,经文字体皆以《说文》为准,毛传郑笺皆不甚采取。训释先尽《尔雅·释言》,有《尔雅》所未备者,始以他说参之。所憾者,考证多遗漏,且以传讹名篇,有疑三百

  • 天外谈

    四卷。清石庞(约1692前后在世)撰。石庞,字天外,安徽太湖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为人小有才而未读书,石庞工曲,著有《姻缘梦》传奇,演木泾与田娟娟恋爱故事。是集为诗文别集,其诗文皆纤仄佻巧,坠入魔趣

  • 春秋攻昧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马国翰辑。刘炫作《春秋规过》、《春秋述义》,又摘各家注之失,作《春秋攻昧》。此书《北史》本传载十卷,《隋书·经籍志》不见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

  • 禽虫述

    一卷。明袁达撰。袁达,字德修,号佩兰子,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武宗正德癸酉(1513)年间举人,曾任贵溪知县,擅长绘画兰竹,著有《禽虫述》一书。是书旧本题“闽中袁达德撰”,明徐渤《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