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游金牛山记

游金牛山记

一卷。清潘耒撰。潘耒,参见《游南岳记》条。潘耒游至龙阳,闻县令余若山言金牛山之胜,欣然前往。山在县南,距六十里地。金牛本古名道场,形势雄伟轩豁,为历代祖庭,但已芜废百年,僧迹几绝。当时住持鹤岩,二十七年未曾下山。一坚苦笃行老僧来主其寺,始稍修葺殿宇,规模宏远,但仍不及旧时二三。此记共记八景,类多琐细。其记入山夹道枫树,连绵三十余里,十月经霜红叶,如行云锦中,饶有佳趣。秋景犹如匡卢春色,山经蒙密,路少幽峭,过几小岭,忽见平原,遥山连绵绕其外,隐隐如大环,环中村落相望,鸡犬桑麻,别一世界。寺在半山,一望能收,可称绝境。是记惟不记年月,观其所述,则在游衡州、永州之前。此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猜你喜欢

  • 黄氏补注杜诗

    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由其子黄鹤继续成书。黄希字梦得,宜黄(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登进士第,官至永新(今江西吉安)县令。尝作春风堂于县治,杨万里为其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黄鹤,字叔似,著有《北窗寓

  • 陆篑斋集

    十卷。《外集》二卷。明陆垹撰。生卒年不详。陆垹生平见《篑斋杂著》一卷辞目。此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而附录为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

  • 仇池笔记

    二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亦为读书笔记及所见所闻之记录,是《东坡志林》姊妹篇,体裁、宗旨皆相同。《四库全书总目》疑其书为“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

  • 檀雪斋集

    四十卷。明胡敬辰(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胡敬辰,字直卿,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凡四十卷。以其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艰

  • 幽居录

    三卷。撰者不详。此书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四库全书》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四库全书总目》考:检勘全书,乃全载宋周密《齐东野语》第六卷至第十卷全文,且无一字异同,惟叙述次第稍有颠倒,因此该书是伪书。《四

  • 翼正录

    四卷,明何思登撰。思登字一举,武昌(今属湖北省武汉市)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列举历代史事而论其得失,大旨在于废黜佛老之学的虚无荒诞,故取名为“翼正”。作者持论不为不醇,但

  • 广弘明集

    三十卷。唐代僧人道宣(596-667)撰。道宣是法名,其俗姓钱。原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另有人认为他是丹徒(今属江苏)人,或长城(治所在今浙江省长兴)人。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与玄奘译场,负责文

  • 范氏三种

    三十四卷。清范家相(详见《诗沈》)撰辑。三种为《诗沈》二十卷(收入《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十卷、《夏小正辑注》四卷。《诗沈》内容可参阅本书该条。《三家诗拾遗》盖辑录散见经传注疏等著作中齐鲁韩三家

  • 正宏集

    一卷。清朝释本果(生卒年不详)撰。本果字旷圜,潮州(广东省)灵山寺僧人。《正宏集》主要内容是叙述唐僧大颠事迹。……诬韩愈归依佛法,以伸彼教。书中开列七目:一是寺图,二是元代了性和尚所作大颠和尚本传,三

  • 古韵通

    八卷。清柴绍炳撰。绍炳(1616-1670)字虎臣,晚年号省轩,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明亡,归隐南屏,行医自给。学识渊博,尤精韵学。尚著《切韵复古编》、《通考辑略》、《省轩考古类编》、《经史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