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燕丹子

燕丹子

三卷。作者不详。内容是记述燕太子丹派荆柯行刺秦始皇的故事,与《史记·刺客列传》所记大同小异。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至《隋书·经籍志》始载入小说家。书中的故事在东汉时应邵的《风俗通》、王充的《论衡》中曾提到过,但未提到这部书名。唐初李善注《文选》,司马贞、张守节注《史记》都引用这部书,足见在西汉时就有这一类传说。但此书的成书年代已不可考,清人孙星衍认为书多古字古义,确是先秦古书,是燕太子丹死后其宾客所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是汉以前的书;清人李慈铭认为是宋、齐以前高手所为。诸说皆不足据。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燕丹子》中除了荆柯刺秦王的故事外,还掺杂了一些荒诞神怪的情节,足以证明它是出于民间传说,不是同时人纪实的书。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酝酿、创作过程,大约至东汉末年成书定稿,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作为一部古小说,《燕丹子》在描写的细腻,情节的完整、人物性格的鲜明上,都是可以称道的。它的篇幅较长,可以称之为古代的“长篇小说”。此书明初犹存,明中叶后亡佚。清乾隆时,四库馆臣于《永乐大典》中发现《燕丹子》上、中、下三篇,辑出成书。现有《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清孙星衍辑校《燕丹子》三卷、《问经堂丛书》本、《岱南阁丛书》本、《平津馆丛书》本、《子书百家》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中华书局程毅中点校本。

猜你喜欢

  • 经义述闻

    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王引之生平事迹见“广雅疏证补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曰:“国朝王引之撰。伯申之父怀祖著有《广雅疏证》一书,于声音文字训诂,一以贯之;而其治经也,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

  • 集古文英

    八卷。明顾祖武(生卒年不详)编。顾祖武字尔绳,号塘,江苏无锡人。此书搜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其师钱钟义序曰:“湘离之骚,非不油然忠爱,聱牙沈晦之词,非应时制科所急,将别册另存。至如古诗歌行、选律近体,李

  •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三卷。唐代释慧净(生卒年不详)撰。慧净,俗姓房,常山真定(今河北省)人。家世儒宗,隋朝国子博士房徽远之子。十四岁入纪国寺出家为僧。慧净聪颖好学,志业宏远,受业念常高僧,学深智广,见闻惊异。因受季绪学士

  • 竹山词

    一卷。宋蒋捷(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捷字胜欲,自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后不仕,抱节以终。原书为汲古阁刊本,卷首载至正二十五年(1365),湖

  • 新城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瓒修,张戬、袁干纂。张瓒,字容庵,山东武定人,康熙七年(1668)由举人升新城县知县。张瓒莅任后,查阅邑乘,见新城县志,自明万历四年温朝祚纂修以来,又近百年未经修辑。这期间,中经鼎革

  • 双福寿传奇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五出。其情节大略为:西汉周勃平定三十六国,封为安定王。天子寿诞时,王母娘娘自天而降,给天子送来蟠桃。时值周勃夫妇八十双寿,天子即把蟠桃赐给周勃。此剧乃祝寿词的连缀,假借

  • 戒庵漫笔

    八卷。明李诩(1505-1593)撰。李诩,字厚德,号戒庵老人,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李诩少为诸生,屡试不第,一生坎坷,年八十余岁而卒。生平著作不多,其中《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诸书皆已亡佚

  • 缁衣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2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四。《缁衣》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缁衣》分为二十三章,卷一共七章:不烦第一,咸服第二,

  • 四声实验录

    六章。刘复著。刘复(1891-1934)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笔名寒星,江苏江阴人。1920年赴英国留学,次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1925年春获博士学位。同年秋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