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猗氏县志

猗氏县志

①十卷。清陈一魁修,卫既斋纂。陈一魁,浙江金华县人。出身贡生,康熙十一年(1672)任猗氏县知县。卫既斋,邑人,进士出身,曾任巡抚贵州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顺天府府尹、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康熙初年,朝廷诏修一统志,檄郡县,各以志上达,以备采用。于是陈一魁锐意修举。延乡士大夫设局分纂,陈一魁亲为考订,历八月而剞劂告毕。《猗氏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卷,十二门,分为:职方纪、营建纪、经制纪、典礼编、官师表、选举表、封赠世表、名宦传、人物传、列女传、艺文编、遗事编。猗旧志自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迄康熙初年,又已六十年未修。这期间,猗邑之山川土田、人民风俗变革增累,此志详尽记载,全编取材尚称精审,文笔优雅。然此志分类立纲,仿正史列年表列传等,颇不合志乘之体例。今之流行于世间者,当以此本为最古。②八卷。清潘钺修,吴启元、高绍烈纂,宋之树续修,何世勋、陈僴仪续纂。潘钺字清闻,山东济宁县人。出身贡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掌山西平阳府,兼摄猗氏县印务。宋之树字鹤干,山东文登县人。进士出身,雍正元年(1722)任猗氏县知县。康熙五十六年(1717),潘钺来猗后,慨旧志毁于火,毅然谋续修之。得先君子所裒集者,遂逐项分附旧志之后,而以近事附益之,书成将梓,潘钺恰巧离任,事遂中辍,迄雍正元年,宋之树上任,修废举坠,百务毕兴,邑志一事,屡谋增辑,虽勤奋如初,仍未修成。恰好朝廷诏修一统志,宋之树理清旧稿,纠集绅士,参互考订,芟其繁芜,正其舛讹,历五月而告竣。《猗氏县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修,雍正七年(1729)增刻本。此编增续旧志而作,增补康熙十二年至雍正七年间猗邑之文献人物,较为详备,无多遗漏。

猜你喜欢

  • 石堂遗集

    四卷。宋陈普(1244-1315)撰。陈普,字尚德,号惧斋,宁德(今福建)人。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尝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学者称石堂先生。此本以浑

  • 审视瑶函

    六卷。明傅允科(生卒年不详)撰。傅允科,字仁宇,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善医,以眼科名世。此书又名《眼科大全》,成于明末,由傅允科父子两代完成。其子傅国栋,字维藩,为南京医院侍直御医,继父业辑成此书

  • 吴子

    一卷。吴起(?-前381年)撰。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他“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后来齐攻鲁,因吴起妻为齐女而被鲁人疑忌,起乃杀

  • 儒门法语

    无卷数。清代彭定求(1645-1719)编。彭定求见《周忠介公遗事》条。作者在此书序中明确了编此书宗旨,即朱陆二派儒学理论殊途同归,不能只持其一方。全书共摘录了宋代朱熹、陆九渊,明代薛瑄、吴与弼、陈献

  • 精华录训纂

    十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权录》)撰。此集周惠栋作注。共十卷,所录皆诗。王士祯晚年仿黄庭坚《精华录》之例,自定其诗为此本。周惠栋的祖父周惕是士祯门人,所以惠栋仿任渊史季温之例,为王士祯集作注。集中引证浩

  • 尔雅补释

    三卷。今人汪柏年撰。汪柏年字青在,浙江省桐乡人。是书卷首有无锡钱基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序,谓“汪生青在从余受《诗》、古文辞,而经学则得法于吴县曹叔彦太史、余杭章太炎先生。《周易》、《尚书》、《

  • 海亭集

    四卷。明郑普(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郑普,字汝德,号海亭,福建南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有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余首,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郑普精于经学。

  • 尹和靖年谱

    一卷。《四库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称谓,盖其门人所编”。按《尹和靖集》附有《年谱》一卷,宋王时敏编,疑此即其作者。尹和靖即尹焞,字彦明,谥和靖,宋代理学家。本谱所记事迹甚为简略,亦不及《涪陵记

  • 大冶县志续编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佐修,陈鳌撰。林佐,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西),官大冶同知。陈鳌,字冠洲,本县人,拔贡。林佐三任大冶,光绪八年(1882)奉修通志檄,观阅旧志

  • 后汉书蒙拾

    二卷。清杭世骏(详见《汉书蒙拾》)撰。《后汉书蒙拾》是把范晔的《后汉书》和司马彪的《续汉书》各志中新颖的字句,分条摘出;而把原文及注说附录载出。体例与《汉书蒙拾》完全一样。篇首有杭世骏的自序。有《道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