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秋灯丛话

秋灯丛话

十八卷。清王棫撰。王棫字凝斋,福山(今山东福山)人,生卒年不详,清乾隆元年(1736)举人,曾任湖北当阳天门知县。《秋灯丛话》为笔记小说,系作者多年见闻累记而成。与同类笔记不同的是,该书不甚涉及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而多记乡里见闻琐事。因作者为官楚地,多年来游踪遍及楚浙岭南,故对其地之事记载较多。在记载风物景观时,有时也涉及对古诗文的考证。如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历代注家不详,或以为荆门即荆门州。该书作者指出荆门州距秭归三百里,显然不合;杜诗之“荆门”乃秭归东北四十里之荆门山,山下有村名香溪,方是王昭君出生地。该书记事简洁,文笔流畅;所记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刊本。

猜你喜欢

  • 将鉴论断

    十卷。旧题戴少望撰。别本题作戴溪撰。戴溪《宋史》有传,“戴溪字肖望,永嘉(今属浙江)人也。淳熙五年(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监潭州南岳庙。嘉定八年(1215),以宣奉大夫,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赠特

  • 平原君书

    一卷。汉朱建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朱建,楚人,淮南王黥布相。布欲反,问建,建止之,布不听,汉既诛布。闻建谏之,高祖赐建号平原君。孝文时,以事自刭。《汉书·艺文志》儒家《平原君》七篇,《注》,朱

  • 御定执中成宪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详见《御纂孝经集注》)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

  • 道安室杂文

    一卷。《肖间堂遗诗》一卷。《戴华平安室词》一卷。《平安室杂记》一卷。清肖道管(1855-1907)撰。肖道管,字君珮,一字道安,陈衍之妻。侯官(今福建闽侯)人。自幼勤于功读,书法秀劲。婚后随陈衍宦游四

  • 别本朱子年谱

    《年谱》二卷,《附录》一卷,并清黄中撰。黄中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是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年谱,初刻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谱》包括朱熹画像、世系、题名录、别录等方面,并附以庆元党籍、吕祖

  • 元史

    二一〇卷。纪录元朝太祖至顺帝十四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濂(1310-1381)、王祎(1322-1373)主编。宋濂字景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洪武九年(1376

  • 四书集义精要

    二十八卷。元代刘因(1747-1293)撰。刘因字梦古,一名駰,自号静修,元代理学家。雄州客城(今河北徐水东)人。不仕于元,隐居乡间,潜心学问。其理学思想宗朱子,但羼入了陆学。对于理学的传播及元代理学

  • 六书释义

    二卷。近代李天根撰。李氏生平,参见《说文部首略注》。全书分总论、分论、结论三大节。首为总论,述六书名称次第及诸家之论六书,以及转声通假。次为分论,释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末为结论,总述己

  • 秋雅

    一卷。清蒋日豫(1830-1875)撰。蒋日豫字侑石,常州(今江苏常州市)人,咸丰监生,同治中迁同知直隶州,工诗文篆隶,著有《问寄室集》等。本书为蒋日豫词集,共收录其生平所作词三十四阙,除《忆江南》十

  • 胡非子

    一卷。周胡非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胡非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云:“胡非氏,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因以胡非为氏。战国有胡非子,著书。”由此可知,胡非是战国时期人。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