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训书院自课文

经训书院自课文

三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为皮锡瑞主讲经训书院自课之文。皮锡瑞治经尊信今文说。故本书中如“观兵伐纣年月考”、“王若曰孟侯解”、“昊天有成命成王解”、“三寿作朋解”、“商颂美宋襄公考证”等,皆依据今文。“天子七庙二祧考,”谓郑玄远有所据,王肃不从郑玄之说,以高祖之祖高祖之父为二祧,其说无征。又谓“祭法之文有不可解者”,其说不仅与郑玄异也与王肃异,共分六篇,言之甚详。“兄弟庙制异昭穆考”,以为兄弟当异昭穆,故左丘明之说不误,韦昭注《国语》亦不误,而董仲舒解《公羊传》则失之,其见甚卓。锡瑞还指出,兄弟相代,庙号只称某王某公,庙中称谓只称先王先公,自称为嗣王某侯某。天子诸侯这类尊者,则兄弟不得称弟兄,更不得称父子。名正才言顺,岂有父子兄弟改易称谓之理?此说足以释论者之惑。其“春秋黜周王鲁解”,则不近情理,细绎《春秋公羊传》,其误自明。《经训书院自课文》有光绪间《师伏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靖康缃素杂记

    简称《缃素杂记》,十卷。北宋末南宋初黄朝英(生卒年不详)撰。黄朝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生平事迹不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仅谓其为绍圣(1094-1908)后举子。其余皆不清楚。此书杂记经史、文化、

  • 河上楮谈

    三卷。明朱孟震(生卒年不详)撰。未孟震,字秉器,新淦(今江西省新淦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著有《汾上续谈》、《河上楮谈》、《浣水续谈》、《游宦余谈》、《玉笥诗谈》、

  • 百子辨正

    二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生平事迹详见《经义寻中》。作者阅读崇文书局出版的《百子全书》时,以为书中多有弊端和歧异,兼有心得,随笔杂记,以成此书。作者于《百子全书》所收各书皆作论一篇,分别评述,颇似各书跋

  • 真迹日录

    一集五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明张丑(生平详见《清河书画舫》)撰。此书共三集,一集前有张丑自题,大意是《清河书画舫》书成后,当时鉴赏家们以为此书可读,都以名品卷轴出示于张丑,请其鉴证。张丑便随手录之,

  • 连平州志

    十卷。清卢廷俊修,颜希圣、何深纂。卢廷俊,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八年(1730)任知州。旧志,首任知州弁应受创修。卢廷俊莅任,朝廷特颁谕旨纂修通志,分令郡县成书以献,与乡绅共订,请贤达综辑考核,历两月于雍

  • 广雅堂诗集

    四卷。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锐意新政,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光绪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卒溢文襄。张之洞以词章之

  • 香海庵丛书

    九种,十一卷。清徐琪(1849-1918)编。徐祺字花农,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同治年间进士。徐祺善长诗文,他的父亲徐洪谟,母亲郑兰孙,也是当时著名的诗词作家,可惜去世很早。后来徐祺从师俞樾,与李

  • 校补竹书纪年

    二卷。清赵绍祖(1752-1833)撰。绍祖字绳伯,号琴士。清安徽泾县人。廪膳生,曾主讲秀山、翠螺书院。长于金石考证,曾参与《安徽省志》的纂辑,著有《古墨斋金石跋》、《泾川金石记》、《安徽人物志》、《

  • 读段注说文札记

    一卷。清邹伯奇(?-1869)撰。伯奇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此乃纠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失的随笔记录。虽仅寥寥数则,但不无可取之处。今存稿本,未刊。

  • 郑征君行述

    清郑知同撰。知同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1806-1864)事迹。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曾任古州、镇远、荔波训导,后征为知县,分发江苏,未行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