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二卷。宋范应元(生卒年不详)撰。范应元,号果山,又号无隐斋谷神子。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诸家姓氏》称:“范应元,南岳寿宁观主,号果山,无隐斋谷神子作解”(指范应元为《老子》作解)。据此知范应元曾撰有《老子解》(已亡佚)不知与此本是否相涉。范应元所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约成书于宋宝祐咸淳年间(1253-1274)。该书所据古本三十余家,援引旧说十余家,总计引自战国时韩非及汉司马谈等乃至宋张冲应四十余家之说释解《老子》。其中除韩非有关《老子》的论述外,唐傅奕注本与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本最为相近,说明范应元实得古本为据。书中兼蓄并收,转引旧说。其引用所依原本,今或存或佚。其存者显见全貌,佚者也可由此书得见残篇。可谓之是《道德经》古本之大集成,可惜元明以来,引用者少,版本无多,实是研究《老子》之憾。现存《续古逸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小停云馆诗钞

    一卷。清文静玉撰,文静玉生卒年不详,字湘霞,本姓高,因仰慕明末女画家文俶,随改姓文,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为钱塘陈文述之侧室。清代诗人,书画家。此书有道光三年(1823)刊本,与管筠《小欧波馆诗文钞》

  • 救文格论

    一卷。清顾炎武(1613-1682)著。顾炎武原名继绅,更名绛,字忠靖。弘光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圭年等,世称“亭林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曾参与“复社”及反清活动。工诗文,于国家典制

  • 弘光实录钞

    四卷。题古藏室史臣撰。《弘光室录钞》以邸抄为蓝本,记南明福王一朝大政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迄于左懋第出使议和,被清所杀,及袁继成被执。书中记有许多弘光朝重要事件,如马士英、阮大

  • 明延平忠节王始末

    四卷,卷首一卷。清汪镛钟撰。汪镛钟,生卒年不详,湖北黄冈人。清德宗光绪初年,朝廷特谥郑成功“忠节”,称其为延平忠节王,并令在台湾府城建立专祠,以示表彰。光绪三年(1877年),汪镛钟亲到台湾,瞻仰郑成

  • 徵观楼法帖

    二卷。清潭芳州刻。标题“徵观楼法帖”五字为篆书。下有“漱芝珍藏”印。上卷称苏轼书,下卷为文征明父子书。苏轼书为《秋牡丹诗》五律十六首。《夜坐》五律一首。《西山观月》、《朔风》七律各一首。其诗意浅薄,字

  • 簠斋尺牍

    ①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以册记,书中所录各信,均为陈氏与吴大澂讨论金石的函件。信尾所署年月,起自同治元年(1863),至光绪五年(1879)。信中所考订商榷者,

  • 丁辛老屋诗集

    十二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名一作右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1754)进士,官礼部主事,改刑

  • 强斋集

    十卷。明殷奎(1331-1376)撰。殷奎,字寿章,一字孝伯,号强斋,江苏省昆山县人。洪武二年(1369)荐赴京师,考试成绩优秀,将授郡县职。殷奎以母老求官近职,结果被远遣陕西咸阳任教谕,洪武七年(1

  • 发墨守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皮锡瑞是清末著名经学家、学者。该书以袁钧辑郑玄《发墨守》为底本,校订袁氏的疏失,并对袁氏失收的予以补证。休例是先列袁氏辑《发墨守》原文,将袁钧的考证文字以小字

  • 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识渊博,对中国史料学、古文字,韵学、戏曲均有研究,参与《浙江续通志稿》编纂,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