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航澥遗闻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至任光复出降于清时止。书中任颖眉即任光复,盖为任光复原名号。任光复曾为鲁王监军职方郎中,身历诸事,故于鲁王诸臣情形及舟山、崇明、京口抗清战役记载详尽,对郑成功、张煌言、张明振及鲁王监国诸臣死于难者情形亦记载较详,尤于鲁王诸臣互相倾轧及张明振忠心报国情形直书不讳。任光复为明末遗民,长于文笔,《航澥遗闻》为其归里后追忆见闻所记,记鲁王监国在顺治三年(1646)六月,顺治三年(1646)系顺治二年(1645)之误。《罪惟录》记鲁王监国于绍兴在顺治二年(1645)七月,《南疆逸史》记其在闰六月,盖鲁王监国初于台州,确系六月,而后移驻绍兴,故诸书记载其时地先后及月日多有不同。《航澥遗闻》原书有题作“汪光复”撰,“汪”字系“任”字之误。书名“澥”即“海”字,系避鲁王以海之讳。《航澥遗闻》又名《航澥遗文》,有《荆驼逸史》本,又有《鲁王纪事》传抄本,原题任光复东顽撰,即《航澥遗闻》一书,该书前有小引,为任光复自撰,以诗铭志,为《荆驼逸史》本不载。又有北京图书馆藏《明季野史三十四种》传抄本,作《续明季遗闻》,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作《明季续闻》,与《航澥遗闻》内容略同,谢国祯认为“恐系一书”(《增订晚明史籍考》),均题作汪光复撰。

猜你喜欢

  • 大别山志

    十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著有《黄鹄山志》等。《大别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卷。艺文则占六卷。兹篇详考古称之大别山于今之何处。古大别山在今何处,历来众说不同。《尚书》禹贡曰,内方至于大别

  • 经苑二十五种

    二百五十卷。清钱仪吉(1783-1850)编。钱仪吉字霭人,一作蔼人,初名逵吉,号衎石,又号心壶、新梧,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主事、累迁给事中。后因事罢官,主

  • 说经呓语

    不分卷。清左宝森撰。宝森字泰云,江苏丹徒人。此书是他家居课徒讲说经义的问难所得,凡十五则,多无根据。唯如下二说似不为无见。一为“《孟子》‘予有戒心’说”,认为当时七国并吞小国,滕、薛屡屡被犯。是时距滕

  • 古欢堂集

    三十六卷。附《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清田雯(1635-1704)撰。田雯,字子纶,一字纶霞,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户部侍郎。是集凡文二十二卷,诗十四卷。当康熙

  • 晁氏丛书

    六种,四十一卷。清晁贻端编。曹贻端生平不详,据书后跋语每署“六安晁贻端志于镶红旗官学舍”,可推知当为安徽六安人,任镶红旗官学舍教习。晁氏家族自汉迄明名人著述颇多,晁贻端乃积十余年时间,悉心搜集并详加考

  • 古诗选

    三十二卷。清王士祯(生平详见《十种唐诗选》辞条)编。此集为汉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凡三十二卷。前十七卷选汉至唐的五言古诗,后十五卷选先秦至元的七言古诗。王士祯认为五言古诗上接《诗经》,所以两汉之作

  • 爱吾鼎斋藏器目

    一卷。清李璋煜编。李璋煜,字方赤,山东诸城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病归。本书著录系李氏藏器,计鼎四件、敦一件、簠一件、簋一件、卣四件、尊一件、举一件、觚

  • 百川学海

    一百零一种,一百七十七卷。宋左圭编辑。左圭字禹锡,别号古鄮山人,浙江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失考。汉扬雄《扬子法言·学行》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句,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这是仅存于今的宋人汇刊书

  • 骆文忠公年谱

    一卷。清骆秉章(1793-1867)自述。秉章字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任湖南巡抚,曾固守长沙,全力支持曾国藩编练湘军,出兵镇压贵州苗民和号军起义。后

  • 荣宝堂诗钞

    一卷。清林玉衡(生卒年不详)撰。林玉衡,字璇南,号璇台,连平州(今广东连平)人。官训导,历任曲江、花县、龙门训导,阳山教谕,嘉应州学正,因军功加六品。林玉衡父林丰园,文词雄长岑南垂四十年,其家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