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易余言

读易余言

五卷。明崔铣(1478-1541)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钟,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后渠庸言》、《崔氏小尔雅》等书,其事迹见《明史·儒林传》。《读易余言》一书以程颐《伊川易传》为主,兼采王弼、吴澄之说,与朱熹之《周易本义》颇有异同,其大旨在舍象数而阐义理。本书《上经卦略》、《下经卦略》、《大象说》皆仅标卦名,不载经文,《系辞辑》、《说卦训》则备录传文。删《说卦》广象八章,别以蔡清之说增损之。《序卦》、《杂卦》、《文言》三传一概从删。是书笃实近理,不失为洛闽之传。朱彝尊《经义考》载铣《读易余言》五卷,又载铣《易大象说》一卷。是书收入《崔洹野集》,有明刊本,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补版印本;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铜鼓书堂词话

    一卷。清查礼(1716-1783)撰。查礼,原名为礼、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登博学鸿词科,二十三年(1758)任户部主事。曾随军征金川,专司督运。后擢四

  • 王子正论

    一卷。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王肃有《周易注》,已据马国翰辑本著录。《隋书·经籍志》儒家《王子正论》十卷,(正与“政”通用)王肃撰。《唐书·艺文志》载,王肃《政论》十卷。已失传。马国翰据《本传》、本传《

  • 问学录

    四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此书中心是力辟王守仁学说及与赞同王学之士进行论辨,以尊奉程朱理学。全书直接驳辨王学之处较少,多数是与近代调停朱、陆二派争论者、攻击王学不尽力者进行驳辨。但有些

  • 埤雅广要

    四十卷。明牛衷撰。牛氏为千户,生平不详。衷自序曰:“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尔雅》、《广雅》之后,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惜夫叙述之次,尾天文而首群品、伍凤鸟而跻微类,未惬于中。乃条

  • 玉壶清话

    见《玉壶野史》。

  • 天远楼集

    二十七卷。明徐显卿(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徐显卿,字公望,号检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著有《天远楼集》。是集为其嗣子徐元淓所编。凡二十七卷。

  • 读易举要

    四卷。元俞琰撰。此书《文渊阁书目》、焦氏《国史经籍志》、朱睦《授经图》皆著于录,然传本甚稀,故朱彝尊《经义考》亦云未见。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仍编次为四卷,流布渐广。俞琰易学,以朱子为宗,故此书

  • 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此书考证地理者占十之九,论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之一。其考地理,多有所得,如“莒人入向”之向,认为当从杜注在龙亢,而驳《水经注》所引阚骃之说是误以邑名为国名;辨杀

  • 数学九章

    十八卷。宋秦九韶(生卒年不详)撰。秦九韶字道古,生活在南宋宁宗(1195-1224)、理宗(1225-1264)年间,他自称鲁郡(今山东滋阳、曲阜一带)人。其父秦季槱,嘉定中任巴州(四川巴中)守,后因

  • 乡党典义

    二册不分卷。清魏晋(生卒年不详)撰。晋乃衡阳人。是书取经传中的制度、名物,来考订《论语·乡党篇》。其遍稽诸经传,根据诸注疏,取证于婺源江永的《乡党图考》。讨论其源流,参证其得失,颇为精密。晋自序中称是